更生防洪闸重建工程水土保持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而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体现人水和谐,提升文明层次,保障可持续发展。诸如大坝、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正常发挥其水利功能,也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系统相适应,并具备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  本论文关注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等危机,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情况及水土流失带来的巨大危害;预测了更生防洪闸重建工程施工期原地貌水土流失量及施工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量;重点论述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中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具体应用,并以更生防洪闸水土流失防治为出发点,引申出其所属河道景观布置的必要性,最终得出水闸和所属河道在水土保持、美化景观方面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使整体生态功能得到发挥的结论。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预测了更生防洪闸重建工程原地貌及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表明工程建设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并分析了水土流失在主体工程安全、周边环境、土地资源及河道行洪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危害。  2、以更生防洪闸重建工程为例,论述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和预防保护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从水闸防止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水闸所属河道整体景观进行了简要设计,得出了水利工程景观设计应综合考虑的结论。
其他文献
无脊椎动物的血细胞常常被认为是免疫系统中主要的防御因子。由于海鞘类缺乏在更高级的脊椎动物中存在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而依赖于先天性免疫系统,所以研究柄海鞘血细胞
引滦入津工程是将滦河水调入天津市,向天津市区及周边供水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长234km。其中利用黎河输水长度为57.6km,占引滦入津全线总长度的近1/4,是引滦输水线路的重要组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与空气或水接触,外界温度变化、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以及自身约束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将在结构内部或表面出现拉应力,因此,在大体积混凝
国内外工程实践表明,水下多孔排放与陆地污水处理的有机结合是沿江沿海城市污水处理方法的最佳选择。水下多孔排放是环境水力学中一种典型的射流形式,射流的水动力特性与受纳水体环境关系密切,在河渠环境受明渠水流影响、在海岸带受波浪和潮流影响。明渠水流和潮流对射流的影响可视为恒定流对射流的影响,而波浪引起的水体往复运动使波浪条件下的射流特性与恒定流条件下的射流特性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研究波浪条件下的射流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