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炎性因子及内皮功能变化,探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与eNOS基因894G/T多态性的关系,为及早、准确预防肺动脉高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以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1日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并根据纳入条件,选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分为慢阻肺组60例(对照组),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组60例(病例组),根据胸部HRCT及肺气肿指数(EI指数),将对照组分为肺气肿表型35例和支气管炎表型25例,将病例组分为肺气肿表型37例和支气管炎表型23例。2研究方法收集二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指数、体重指数(BMI)、病程长短、家庭吸氧时间;入院后完善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肺动脉压力(PASP)、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测定;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X)水平,步骤均按照操作说明严格执行。对二组患者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测定。使用SPSS17.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图峰文件可用SeqMan软件打开,序列比对可用SeqMan软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二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BMI、吸烟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病程及治疗情况分析,两组在病程长短、家庭吸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分析,两组在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情况分析,两组在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6MWT情况分析,两组在6MWT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内皮功能情况分析,(1)两组患者一般炎性因子情况分析,以病例组CRP、SAA、PCT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IL-8、TNF-α情况分析,以病例组IL-8、TNF-α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内皮功能情况分析,以病例组ET-1升高、NOX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NOS基因894G/T多态性与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相关性:1)两组患者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依据基因检测结果,将二组人群基因型分为GG基因型、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两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2)两组患者eNOS基因894G/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病例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OR值>1。3)病例组不同基因型肺动脉压力水平分析,以G/T基因型、TT基因型肺动脉压力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基因型与慢阻肺肺动脉高压关系分层分析:1)以炎性因子分层分析后,炎性因子异常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OR值与炎性因子正常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OR值无明显差异。2)以内皮功能分层分析后,内皮功能异常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OR值与内皮功能正常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OR值有明显差异。3)以表型分层分析后,支气管炎表型的G/T基因型的OR值和肺气肿表型的G/T基因型的OR值无明显差异,支气管炎表型的TT基因型的OR值和肺气肿表型的TT基因型的OR值有明显差异。4多因素分析:以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因变量,以吸烟史、年龄、三种基因型、PaO2、PaCO2、FEV1%pred、FEV1/FVC、TNF-α、IL-8、ET-1、NOX、CRP、SAA、PCT、支气管炎表型、肺气肿表型调整为二分类变量作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发现eNOS基因894位点G/T基因型、TT基因型与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eNOS基因894G/T多态性与慢阻肺肺动脉高压有关,G/T基因型、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表达可能增加慢阻肺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2内皮功能异常可加强G/T基因型,TT基因型对慢阻肺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肺气肿表型可加强TT基因型对慢阻肺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图4幅;表16个;参9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