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人不明情形下高空坠物致损的归责原则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现行的《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宗旨和要求,当从建筑物中抛掷的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而此种状况下对于何人导致了被害人遭受损害不得而知无法辨别,除了能够自证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以外,由其余可能实施了加害行为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当对受害人给予一定限额的补偿。根据此规定,可能实施了加害行为的建筑物实际使用人对被害人承担的责任为补偿责任,而不是赔偿责任。同时,这部分建筑物实际使用人所承担的责任也并不遵循一般侵权中的全部赔偿原则。对于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这部分建筑物实际使用人仅就其中一部分进行补偿,其补偿标准及金额由裁判法官在参考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依其自由裁量权进行确定。基于此,根据当前的普遍观点,责任人在此情境下承担的自认属于公平责任,即本条的归责原则为公平责任原则。立足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理论视角,在加害人不明的高空坠物致害案件归责中引入公平责任原则,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公平责任原则的引入和适用完全符合通过法律进行社会控制的目的和要求。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的缘由和背景,分为四大板块进行了理论性阐述,明确了本文的中心思想。第二部分为对我国关于高空坠物致害案件归责的立法概述,对立法概况、适用情形、责任承担形式等均做了相对细致的阐述。此外还对关于《侵权责任法》第87条内容中所规定的涉及的归责原则的相关立场和出发点进行了阐明和陈述,明晰确定了本条归责原则属于公平责任原则。第三部分为对通过社会控制理论下对公平责任原则的分析,本部分先就社会控制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之后以之为视角对公平责任原则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形式上的分析与实质上的分析两种。第四部分为比较法研究,通过对比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关于高空坠物致害案件归责的规定进行介绍分析,认定其规定及实践并不符合社会控制理论的要求,进而反衬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在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适当性和合理性。第五部分为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对高空坠物致害案件归责的完善建议,本部分实现分析了当前引入公平责任原则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随之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与建议,即保证本条规定适用的谦抑性,并引入了多元的救济手段,使《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其进行社会控制的功用及效用的能力和性质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可以在建筑领域站稳脚跟,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之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措施。信息化背景之下,建
单纯的一个数据总不能说明太多的意义.比如有数据说2020年预计中国GDP将达4万亿美元.你可能只会觉得这个数字够天文,但具体说明了什么,你还需要再琢磨琢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面对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交通事故频发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居民开始追求以人为本、绿色安全、生态健康的高质量生活环境和出行方式。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丰富多元的出行需求,划定范围内限制机动车使用、主要服务于步行的无车区,作为大规模人群的聚集点与活动点,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均有显著提高。无车区的兴起与随之而来的密集人群,在丰富居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