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统计信息价值的大小。随着统计数据质量内涵的不断拓展,系统化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在强调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对于统计数据公布的及时性、可比性等特征也日益关注。当前我国统计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布统计数据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正确评价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快捷地传递,对政府和公众获取信息和科学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开展统计数据用户满意度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建构相关的理论逻辑模型,阐明用户满意度测评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路径;接着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统计数据质量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体的统计数据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以此构成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范本;然后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获取统计数据质量用户满意度测评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熵权模糊评价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用户质量感知及满意度的水平、结构与特征;最后通过理论模型和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从中探查重要的质量改进环节。 通过研究发现,不论是就各项统计数据质量维度、还是就整体统计数据质量而言,用户满意度都属于一般水平。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客观性和数据公布过程中的完整性成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维度,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改进过程中应予重点关注;通过分析影响用户满意度因素发现,统计数据产生过程的7个质量维度都对用户满意度产生很明显的正向作用,其中公布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和可靠性的影响因子都超过0.8,完整性的作用程度甚至达到0.91。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对于政府统计部门有效实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