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过程,是指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和维护等一系列软件开发活动。软件过程模型是过程的一种抽象表现形式,它从理论的角度对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在软件开发中大约有30%到40%的软件活动与测试相关,但是在传统的软件过程模型里,测试往往只作为一个阶段放在软件开发的后期,并且被认为是一种事后行为,结果导致很多需求和设计的缺陷累积到项目的末端,一方面造成修改成本的急剧膨胀,另外一方面严重影响软件的发布日期。 本文充分分析了当前几种典型的软件测试模型及其特点,结合EGO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测试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为了充分发挥软件测试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改进软件测试过程,提高软件测试效率,缩短软件测试周期: 1.软件过程方面:充分重视静态测试,让测试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开发,尽早熟悉客户需求,熟悉系统功能;同时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使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并行工作,尽可能早的发现软件缺陷。 2.人员组织方面:彻底打破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的现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结对工作”,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产品经验的优势,相互审查对方的工作,尽可能早的发现解决系统和测试方面的缺陷,既提高软件软件开发的质量又提高测试的质量。 3.自动化测试框架的使用:提高软件用例的执行效率,解决由于早期介入开发,测试用例大规模的回归运行引起的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项目EGO API的结果表明,基于以上三点软件测试过程的改进能够很好的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缩短软件周期,保证软件质量,降低软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