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NF-κB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P53、NF-κB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两因子联合检测胃腺癌的意义。探讨P53、NF-κB两因子对胃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意义,为诊断胃黏膜组织的恶性肿瘤提供依据及探索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各40例癌旁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3、NF-κB两种蛋白表达的检测,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 test,Kruskal-Wallis test)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53蛋白阳性染色呈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核。100例胃癌患者中,有56例P53蛋白表达为阳性,其阳性率为56.0%,40例癌旁组织9例P53蛋白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22.5%,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1例阳性、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例阳性表达;四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χ=55.72,P<0.01);P53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无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2χ=5.45,P<0.05)2.NF-κBP65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核及细胞浆中。100例胃癌患者中,有71例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71.0%,40例癌旁组织5例NF-KB蛋白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12.5%,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5.0%,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2例阳性表达,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χ=84.57,P<0.01);NF-κB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等无关,与分化程度相关(2χ=7.47,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2χ=5.70,P<0.05)。3.NF-κB P65、P53两种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4,p<0.05。NF-κB、P53在检出胃腺癌中,检出率存在差异性(2χ=7.840,P=0.004),在胃腺癌检出中存在一致性(kappa=0.473,P=0.000)。结论1.P53、NF-κB P65蛋白两种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表达有重要临床意义,能作为胃腺癌诊断、预后的参考指标。2.P53在胃腺癌表达升高,与是否淋巴结转移相关;NF-κB P65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P53、NF-κBP65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正相关性。4.P53、NF-κB两种因子在胃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可作为联合检测胃腺癌的因子。
其他文献
民族古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厚重,是中华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积淀。对民族古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注重活态传承,培养传承
目的:PTMC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一个亚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35%,PTMC由于病灶小,癌灶隐匿,早期无症状,术前常常难于发现,一般于甲状腺良性疾病切除的标本中偶然发现。随
为与实验室所研制的能谱测量仪配套使用,研发了Spectrum能谱测量分析软件。该能谱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而成,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具有大多数γ能谱软件所具备的9大功能,而且具有跨
现如今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定,受全球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处于下行阶段,国内企业的经营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行业甚至已经开始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为了应对经济环境日
铁路工程中采用大流动度灌浆材料锚固支座进行箱梁架设施工,对大流动度灌浆料有明确的技术要求。介绍YH-Z型支座锚固灌浆材料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情况,试验中流动度、力学性
骆宾王的文集在他生前并没有编纂成册,由于他卷入政治战乱,其作品也多已亡佚,直到唐中宗时才有《骆宾王文集》问世,后世又有多种版本流传,因此对他的作品的收集和辨伪是相当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
对兰州市近10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的时间序列采用一维连续Morlet小波进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该市大气污染时间序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主周期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市近10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64例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吡柔比星40mg/m^2、5-FU 1000mg/m^2、
为了推进灵芝栽培业的发展,降低成本,我们于2002年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孙更浪村进行了利用桑枝作为培养基栽培密纹灵芝生产试验,取得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成果.现将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