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暂缓判决是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与延期宣判和当庭宣判不同的刑事案件宣判方式,也是我国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暂缓判决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原则,是我们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暂缓判决是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与延期宣判和当庭宣判不同的刑事案件宣判方式,也是我国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暂缓判决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原则,是我们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也是顺应国际刑事诉讼发展趋势和刑罚理念转变的必然结果。暂缓判决是指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罪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在具有法定情形的情况下,暂不宣告判决。由法院结合案件情况设定一定的期间,对被告人进行教育和考察,在被告人完成各项考察后,不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制度。域外国家关于暂缓判决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罪的暂缓宣判,另一种是刑的暂缓判决,为满足法官非犯罪化裁量的现实需要,我国需要构建影响罪的宣告的暂缓判决制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暂缓判决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包括刑法谦抑性的原则、审判权能动性原理以及目的刑的理论;第二章是对域外相关制度考查,目前,英美的保护观察制度、日本的保护观察制度、德国的刑罚之缓科制度以及意大利的暂缓判决制度都在各自国家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制度的特点及优势,能够为我国暂缓判决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关于暂缓判决的司法尝试,目前我国还未确立暂缓判决制度,总结我国暂缓判决的运行情况,分析优势和不足十分必要,包括实践中的运行情况、成功经验的总结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章介绍我国暂缓判决制度建构的必要性,构建该制度符合司法现实的需要,体现在司法实务中我国酌定不起诉适用率极低、轻罪在犯罪中占比很高、控审裁量维度不均衡以及避免以司法解释出罪导致的问题;第五章是笔者提出关于我国暂缓判决制度的构建方案和具体内容,包括暂缓判决制度的适用对象和条件,考察主体、内容与方式以及考察期限的设计,还包括暂缓判决的提起与告知方式、对于异议的处理以及考察期结束后的处理等适用程序。
其他文献
无人驾驶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问题,依据定位信息在高精度地图中确定车辆的位置后,才能为无人驾驶车辆规划合理的行驶线路,并根据当前位置进行车辆控制
最小二乘辨识方法是系统辨识中一种基础且经典的辨识方法。在随机系统模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结果具有很好的统计特性。输出误差类模型是一种常见的随机系统模型,包
电子送达是指经受送达人同意,法院利用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新型方式将诉讼文书发送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一种送达方式。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
假设p是一个奇素数,Fp是特征数为p的素数域.令O2+(Fp)表示Fp上的2次加型正交群.我们考虑O2+(Fp)在多项式环Fp[2V]=Fp[x1,y1,x2,y2]上保次的Fp-作用.本文找到了有限2次加型正交群
A企业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内提供热处理服务。随着市场的变化,近年来A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内部质量控制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新的形势下,A企业管理层提出了新的
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采集到的某观测变量的数据集合,广泛地存在于金融、电力负荷和过程控制等领域中。时间序列在流数据环境下呈现出海量无限、单遍扫描、实时到达和伴有
河西魏晋壁画墓存在诸多特殊之处,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三是特殊的墓葬类别。随着考古发掘和相关研究的持续推进,我们对这些内容已经有了可观的理解,尤其
系统辨识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中所应用到的控制技术极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辨识得到的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了后续控制器的设计,故而模
数学文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8)当中要求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数学学科、了解数学发展、体验数学之美的重要方式与途径,直接关系着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科核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关注带有P-Laplacian的PDE:div(|Du|p-2Du)+c(x)|u|p-2u=0,p>1,(1)及其更一般情形div(|Du|p-2A(x)Du)+c(x)|u|p-2u=0,p>1.(2)我们主要应用Riccati技术与平均积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