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的经验总结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总结胡晓华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的临床经验,同时对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通胞脉、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的胡氏通管方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评价,进一步客观科学的验证了导师运用胡氏通管方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丰富一条思路及治疗方法。
  方法:第一部分经验总结通过大量查阅导师的相关学术论文、课题、论著及医学妇科著作,跟师坐诊并有针对性地搜集门诊病历,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初步总结了胡晓华教授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的诊治经验。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对64例符合该课题纳入标准的并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胡晓华教授门诊的不孕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失访1例,未坚持治疗1例,对照组依从性差剔除1例,失访1例。最终观察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病人在FTR后第2天开始每日服用1剂胡氏通管方,每剂药煎成两袋,每袋200ml均由河南省中医院煎药室统一完成,早晚温服。对照组病人则在FTR后第2天开始早、中、晚口服丹黄祛瘀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服药时间均于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连用15天。1个月经周期连续服药15天为1个疗程。运用Spss软件17.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临床体征、宫内妊娠情况、输卵管通畅度疗效、慢性盆腔炎临床相关症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第一部分经验总结首先简要叙述了胡晓华教授的求学、工作、育人等方面,探寻了导师中西汇通的思想基础。其次总结了导师认为本病主要是湿热瘀结、冲任所伤的病因,概括了湿热瘀结胞脉,胞脉闭阻的病机,提出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通胞脉、调和气血”的治疗原则,以及中西并用,通调结合,内外并治的治疗思路。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治疗组经治疗后宫内妊娠率为66.7%;输卵管通畅的总有效率达到96.7%,痊愈率为76.7%;盆腔炎相关症状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53.3%、93.3%,治疗后对照组的宫内妊娠率为26.7%;输卵管通畅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别为73.3%、46.6%,盆腔炎相关症状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26.7%、83.3%。对治疗后两组的宫内妊娠、输卵管通畅及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情况及慢性盆腔炎相关症状疗效进行统计比较得出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方面效果优越,治愈率高。
  结论:1.胡晓华教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方法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胡晓华教授中西并用,通调结合,内外并治的治疗思路为本病的治疗丰富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3.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胡晓华教授运用胡氏通管方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本病在宫内妊娠情况、输卵管通畅率、慢性盆腔炎相关症状疗效及中医症状与体征方面临床疗效肯定。
其他文献
目的:失眠已然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一大影响因素,对于失眠的治疗,中医上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占有很大的优势。导师宫洪涛教授临证数十载,对于治疗失眠方面经验独到,疗效显著,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本人侍诊三年,感悟良多,现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整理总结宫洪涛教授调理中焦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失眠的经验,研究其学术精华,以期对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前期通过检索失眠的相关医史、文献,
学位
目的:通过对“解毒破瘀健脾方加TACE治疗”及“单纯行TACE治疗”两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疗效、临床症状、术后栓塞综合征、生命质量、甲胎蛋白及肝功能方面的差异,评价解毒破瘀健脾方对控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瘤体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案,将满足纳入标准的58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1:1的分
目的:本课题在“王新志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的指导下,为了总结、传承及发扬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辨治方法及遣方用药的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形成学术理论,不断丰富、完善中医药治疗脑系疑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思路。  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痰病学及脑系疑难病的相关理论,为立论做准备。其次,研究王新志教授既往关于从痰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消瘤颗粒+综合微创治疗的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简称肝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水平的动态变化,进一步验证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VEGF、HIF
目的  1以COPD大鼠模型为对象,从体重、肺功能、肺组织病理等方面,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电针治疗COPD大鼠的疗效。  2基于Keap1/Nrf2/ARE通路指标,初步探讨补肺益肾方联合电针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方法  7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Normal组)、COPD模型组(Model组)、补肺益肾组(BufeiYishen组,简称BY组)、电针组(ElectroAcu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龙牡逍遥散治疗女性更年期汗证(肝郁化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评价。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更年期汗证(肝郁化热证)患者7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口服龙牡逍遥散加减,西药组口服替勃龙。治疗8周后,评价中医证候评分、多汗严重程度表(HD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血清性激素水平(E2、FSH、
目的:研制一份能够较好地反映HIV/AIDS患者的中医疲乏量表,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干预。  方法:本研究根据行业内通行的量表编制原理,参照其他有关中医量表的研究过程,结合中国文化特色、语言特点、中医学基本理论、HIV/AIDS疲乏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基于HIV/AIDS的中医疲乏量表的雏形进行设计,通过文献分析形成条目池。通过汇总两轮专家意见,结
学位
目的:研究五味配伍在《温病条辨·中焦篇》中的应用。以中药五味、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为依据,总结不同五味配伍法的含义、所用方药特点及所针对的主要病证,探究《温病条辨·中焦篇》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以及寒湿病的五味配伍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更具体有效的遣方用药之法。  方法:1.确定文献范围及样本纳入排除标准。2.反复阅读《温病条辨》及相关五味配伍应用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出与课题相关的论点和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辨证规律和方药特色,总结王国斌教授门诊慢性便秘患者的常见证型与病机,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剂和药对,为中医诊断、治疗慢性便秘提供思路,为传承王国斌教授的诊疗、选方、用药经验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方法:利用Excel表建立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王国斌教授治疗该病所用中药的数据库。用Excel表对症状、中药的一般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将Excel表导入SPSS
学位
目的  基于TLR4/TRAF6/NF-κB通路,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肺气虚证的相关机制及中药(爱罗咳喘宁方)的干预作用。  方法  将60只SD大鼠(SPF级,雄性,7~8周龄)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方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d-1),消咳喘糖浆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