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专门关于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对威海市352名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总体上看,威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水平,有53.5%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倦怠,有58%的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意。2、中学教师的性别、教龄、职称、是否班主任4个因素在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去人性化三个维度上没有表现出差异;地域因素(农村或城市)只在职业倦怠总分上有差异(p〈0.05),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城市教师。3、学校类型因素(初中、高中、中专)在职业倦怠总分上及其情绪衰竭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初中、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专教师,但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两者之间没有差异。4、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及三个维度的影响途径分别为领导与管理、成就感、学生、教育体制、收入与福利、社会地位、同事关系、社会认可、工作压力、条件。5、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总分及教育体制、社会地位和同事关系三个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在领导与管理、成就感因素上也存在差异,且女性教师的满意度高于男性教师;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女教师在工作压力方面的满意度比男教师要低。6、不同学校类型(初中、高中、中专)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总分以及领导与管理、成就感、学生、工作压力等七个因素上差异非常显著(p〈0.001);初中教师满意度总分最高;在满意度总分及工作压力方面,高中教师满意度最低,说明高中教师压力最大;7、职业倦怠在高低工作满意度组上有显著差异,高工作满意度组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低于低工作满意度组。8、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0.469**),而且相关显著(p〈0.01);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9、工作满意度、学校类型、领导与管理、同事关系、工作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其中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其解释量为22%;同事关系因素对于职业倦怠及其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根据调查的结果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本文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和个人角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