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 (Interleukin-24,IL-24),研究表明其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作用方面潜力巨大,但其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何种作用及如何起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将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4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白细胞介素24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门诊和病房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健康者和3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西安)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IL-24水平;并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原学;并进一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4水平与ALT、TBIL、HBV-DNA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中,两组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如有差异,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 24水平452.55±38.97(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323.36±30.44 (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1);乙肝病毒携带组血清IL- 24水平338.78±24.75 (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323.36±30.44(pg/ml),但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血清IL- 24水平488.29±32.12(pg/ml),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427.95±23.91(pg/ml) (P<0.01)、中度患者441.40±31.33(pg/ml),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与中度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4水平与TBIL呈正相关(r=0.833,P<0.01﹚,与ALT呈正相关(r=0.842,P<0.01)。3、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IL- 24水平498.43±29.61(pg/ml),显著高于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组440.77±31.58(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4水平与ALT、TBIL呈正相关,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IL- 24水平显著高于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组,IL-24与肝损害程度相关,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其在清除HBV的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