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教育部等6部门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就对安全保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制定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加强运动安全教育、检查和管理,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体育安全相关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以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安全保障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校全面开展体育安全保障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为定量查找薄弱环节提供测评工具,主要研究结论有:(1)现状考察结果显示高校在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方面缺少规范的教师体育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和常态化的学生体育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在安全日常管理方面缺少规范的器材设备管理制度和检查目录,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责不清等问题;在安全应急救护方面缺少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救护演练缺失,应急救护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在安全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少针对性的保险赔偿和纠纷调解制度;在安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医护监督不力,安全信息资源建设不完善等问题。(2)结合事故致因及风险管理理论,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的高校体育安全保障评估体系,主要包含高校体育安全宣传教育评估体系、高校体育安全常规管理评估体系、高校体育安全应急救护评估体系、高校体育安全法制建设评估体系和高校体育安全资源保障评估体系,可用于评估高校体育安全保障各级指标的安全等级并计算其总体安全得分及各级指标的安全得分,定量化的查找高校体育安全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3)评估实践显示高校体育安全保障评估体系具备较好的应用性和操作性。案例评估结果显示体育安全保障水平与高校办学水平存在一定关系,一般本科院校A校的体育安全保障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多安全保障薄弱环节,尤其在体育安全宣传教育、应急救护和资源保障方面都需要大幅改进提高;高水平大学B校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其体育安全保障水平为良好,只需要在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救护演练、急救人员组织和体育伤害事故报告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即可。(4)高校体育安全保障提升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策略,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要保障安全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的规范化,促进宣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在常规安全管理方面要重规范采购体育装备质量,完善体育器材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制定体育器材设备维护计划,形成体育器材设备安全管理审查制度。在安全应急救护方面要融合高新技术,提升高校体育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建立应急机制,定期开展校园体育安全风险评估。在安全法制建设方面要落实高校体育安全政策,完善安全法制,形成安全制度体系;推动改革创新,促进多方参与,形成高校体育风险共治格局。在安全资源保障方面加强资金投入,提升体育安全保障物质资源;推进优化设计,丰富体育安全保障非物质性资源(5)研制了《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防控条例》征求意见稿,包含总则、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事故处理、责任赔偿和附则六个部分。“总则”部分主要阐明条例制定的依据、适用范围、责任义务等;“安全教育”部分高校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教育与安全宣传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安全管理”部分高校在组织或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承担的管理职责作了相应规定;“事故处理”部分对安全事故上报、纠纷处理及调解等方面作了相应规定;“责任赔偿”部分对事故归责及免责条款作了相应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