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电站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的末几级和水冷堆核电汽轮机的全部级都工作在湿蒸汽区,湿蒸汽主要给汽轮机运行带来了湿汽损失和叶片侵蚀两方面的问题,而湿汽损失和叶片侵蚀与级内蒸汽湿度的大小及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级内蒸汽湿度的准确确定是深入研究汽轮机内湿蒸汽问题的基础。同时,蒸汽湿度的确定也有助于确定透平级的运行效率,了解级的工作状态,为汽轮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指导。因此,汽轮机内蒸汽湿度的计算与测量是汽轮机内湿蒸汽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在汽轮机内蒸汽湿度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方面开展了研究。深入研究了计算分析汽轮机排汽湿度的能量平衡法,针对传统能量平衡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方法将汽轮机、凝汽器及回热系统视为一闭口热力系,利用机组监测系统提供的热力系统参数,用Flügel及其改进型公式求得主、再热蒸汽和排汽流量后,根据输入、输出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出汽轮机的排汽湿度。该方法不需对回热系统进行详细计算,减小了测量累积误差,并且避免了因忽略轴封和门杆漏汽所产生的误差。对某N200MW和N330MW汽轮机排汽湿度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提出并研究了汽轮机排汽湿度的微波谐振腔测量法。分析了汽轮机内湿蒸汽的介电特性,基于蒸汽湿度与其介电常数之间存在的单值关系,首次将微波谐振腔微扰技术应用于蒸汽湿度测量,并研究了实现该测量技术的一些关键问题。根据汽轮机内湿蒸汽参数的变化特点,研究确定了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综合考虑测量腔尺寸和测量精度两方面的因素,确定了系统工作的基本频率;根据汽轮机内湿蒸汽两相流特点,确定了测量腔的结构型式和其工作模式;通过对谐振腔的高频电磁特性分析和对流过谐振腔的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对谐振腔的腔体结构及进口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测量腔本体和端部的详细结构。构建了湿蒸汽实验系统并进行了蒸汽湿度测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调节喷水水滴在蒸汽流中的加热汽化过程,计算了水滴汽化长度,设计制作了蒸汽膨胀喷管,构建了湿蒸汽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喷管内的一维凝结流动实验,用自制的微波谐振腔蒸汽湿度测量装置,对不同工况下喷管出口蒸汽湿度的变化值进行了测量,并对各实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本文的实验范围内,测量的最大误差为-0.32%。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深入分析了汽流温度变化和谐振腔内壁沉积水膜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蒸汽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腔体采用低膨胀材料及进行温度补偿来减小;正常情况下,水膜厚度不到10μm,引起的蒸汽湿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