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YAG激光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体外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Nd:YAG激光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为Nd:YAG激光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在感染后1天、3天、5天,1周、2周、3周随机抽取2标本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粪肠球菌感染根管的情况和生存形式。将感染3周(21天)的40颗离体前牙标本随机分为5组,每组8颗牙齿。A组采用激光剂量为1.5W照射1次,作用时间为30s;B组采用激光剂量2.1W照射1次,作用时间为30s;C组采用激光剂量为2.1W重复照射3次,每次30s,间隔15s;D组采用2.5%NaOCl冲洗后2.1W激光重复照射3次;E组单纯采用2.5% NaOCl冲洗,作为对照组。每组随机抽取6个标本在照射、冲洗前后根管内即刻取样行细菌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CFU/ml);2标本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情况。结果1:菌落计数结果:照射、冲洗后根管内细菌量均显著下降。各组根管内细菌减少量具有差异显著性。A组与C组、D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D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C组与D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扫描电镜结果:粪肠球菌形成生物膜定植于根管牙本质壁上并侵入牙本质小管,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生物膜的形态发生变化,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加深。21天后可观察到成熟、稳定的生物膜形成。激光照射后A组、B组样本可观察到根管腔内细菌生物膜结构破坏,细菌量明显减少,但仍可见较多散在的细菌,而牙本质小管内仅观察到少量细菌存留。C组、D组样本根管腔内细菌大部分被杀灭,牙本质小管内几乎未观察到有细菌存留,D组样本部分区域牙本质小管口开放,根管壁清洁。E组样本根管腔内细菌大部分被杀灭,但牙本质小管深处仍存留有较多细菌。结论1.单一的粪肠球菌菌种在离体牙根管内可形成生物膜。2.Nd:YAG激光可快速、有效地杀灭粪肠球菌,在重复照射下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更佳,特别是位于牙本质小管深处的细菌。3.2.5% NaOCl对根管腔内粪肠球菌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但对于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杀菌效果欠佳。4.Nd:YAG激光和2.5% NaOCl结合使用可产生协同抗菌效应,杀菌效果最好,根管壁更为清洁。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倍的认识例2一例3。rn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活泼的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直观活动,使学生建立“
目的:  蔗糖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天然甜味剂和本身固有的甜味特性是其他人工甜味剂不可取代的,因此其他蔗糖替代品及甜味剂仅可作为蔗糖的功能性甜味补充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目的:通过对犬自体移植后的牙齿施加唇舌向(腭)的往复正畸力的实验,探讨往复正畸力对移植后的牙齿愈后状态的改善及防止骨性粘连发生的有效性,期望提供一个能进一步提高自体
目的通过对未行修复手术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在乳牙列期(2-4岁)和恒牙列期(>14岁)与正常组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探讨经过第二和第三生长快速期前后,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上颌骨矢
目的:探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