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关韩国汉诗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凭借优越的地缘优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往来与交往。不仅如此,因为韩国从很久之前便开始使用中国“历书”,所以中韩两国在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文化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端午便是其中之一。随着端午节俗在韩国的盛行,端午相关文化活动也随之在韩国朝野展开,以端午为主题创作汉诗的文人也逐渐增多。据韩国古典综合DB中所收录的端午诗来看,关于端午的诗歌创作从高丽时期一直延续到朝鲜时代。韩国端午诗不仅反映了韩国当时的民俗文化,而且也成为了创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从诗中了解到诗人们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换句话说,韩国端午诗创作贯穿韩国古代社会几百年,传统节日风俗不仅展现了当时民众的节日生活面貌,而且可以说端午诗中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均是当时韩国社会的现实写照,端午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皆是韩国社会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研究韩国端午诗不仅对了解韩国端午文化有所帮助,而且韩国人将中国文化运用于端午与端午诗创作之中,因此研究韩国端午诗对中国端午文化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也有所帮助。本论文将以《韩国岁时资料集成》中所收录的端午诗为对象,本论部分将分为三章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韩国端午的起源,以及端午诗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第二章与第三章以端午诗为主体进行讨论研究。在第二章中通过对端午诗中出现的韩国特色端午文化进行分析来探讨韩国端午诗中所反映的韩国人的思想意识,第三章将通过端午诗作品来分析韩国端午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其他文献
干旱是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水平。快速、精确、无损的对干旱进行监测提高灌溉的及时性和精确性,对节约水资源,保障小麦丰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常
<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在全球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日渐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黎族织锦作为承载了黎族历史文化与审美特征的民族工艺,拥有鲜明的色彩、独特的纹样和传统的工艺,具有强烈的黎族文化特征。黎族织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备受国家关注,但由于地理位置、民族习俗、原材料短缺等因素,在本民族集聚地以外的地区却鲜为人知,一直处于小范围传播的状态。传统民间艺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及动机进行了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针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得出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陈翰笙的成长说起,写了陈翰笙农村调查的特点,并从陈翰笙的农村调查说明了今天尤其缺乏像陈翰老那样具有严谨精神的社会调查。陈翰笙及其农村调查对当代来说亦极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