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临床发病率、病因、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病死率、预后及其死亡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提高对ARDS的临床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和抢救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危重病加强医疗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1994年12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ARDS诊断的51例病人。所有病人在入科24 h之内进行APACHEⅡ评分,采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诊断、慢性疾病史、ICU住院时间、ADRS原发病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所累及的器官数、合并感染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等。机械通气相关治疗参数,主要治疗项目包括糖皮质激素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体液管理及预后情况。根据ARDS原发诱因不同将病人分为肺内组和肺外组,并根据不同预后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 1. ARDS院内28天死亡率为53.3%;2. ARDS主要原发诱因依次为肺部感染(31.1%)、多发伤(28.9%)、脓毒症(20%);3. 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MODS累及器官数目和发病至诊断时间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病人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重症感染性休克(50%),单纯死于呼吸衰竭的病人为8.3%;4. 肺内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肺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 多变量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和合并真菌感染为ARDS独立死亡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十年内ARDS总病死率没有明显下降,病死率仍然较高,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同。原发于肺内病因的ARDS与合并感染在ARDS死亡中占主要地位。ARDS治疗期间与死亡相关因素有:有慢性基础病史、高APACHEⅡ评分、起病至确诊时间延长、低白蛋白血症、MODS累及数目增多、合并真菌感染。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真菌感染为独立死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