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关系小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系小句的概念在国内汉语学界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关的研究早已展开,主要是围绕偏正结构式和“VP的”结构进行的。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引言部分,总结了国内和关系小句有关的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关系小句的研究经历了从表层描写到深层解释的过程,并指出当下研究的不足之处,主张直接从词库里的语义特征着手,探讨汉语关系小句的关系化问题和独立转指问题,定下了本文的基本观点。第一部分,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关系小句所下的定义,认为关系小句的句法语义条件是:1、句法条件:关系小句+的+核心名词(可以为空)2、语义条件:关系小句内的一.个.成.分.与被修饰的核心名词同指。(在汉语中,该成分可以为空,也可以是一个代词)第二部分,以国内外学者针对关系化问题提出的“名词语可及性等级”为切入点,认为Keenan&Comrie提出的名词语可及性等级: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旁格成分>领属定语[1]是在印欧语的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只适合它们这种形态比较丰富,从深层到表层的转换比较简单的语言;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句式变化比较灵活,大部分语义格不需要任何处理便可以直接进入主语宾语等句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避开主语宾语这些表层句法成分,直接考察深层语义格,这样做既符合汉语特点,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以此为基点,本文接下来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进入最主体的部分。本文研究的关系小句既包括落在短语中充当定语的小句,也包括在主句中充当定语的小句。该部分首先从跨语言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关系小句主要采用代词保留型和空缺型两种类型,并根据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对短语结构中的关系小句进行分类研究,每种分类内部都分别讨论动词支配的核心格的关系化问题和外围格的关系化问题,同时指出它们采用的关系小句类型。笔者认为:动词所支配的核心格(施事、受事等)、中间格(工具、材料等)、添加格(时间、处所等)这个连续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动词的核心语义格的外延可以作某些范围内的调整,而工具格、材料格、处所格等语义格都可以作为调整的对象,这取决于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的细微程度。本章得出结论:一个名词性成分被关系化后,能不能被独立转指,应该直接到词库里去寻求答案,如果该名词性成分的语义格在词库里被注明和描写了,那么,它就能在关系化后被独立转指。第三部分,对汉语复杂句中关系小句进行分类,根据关系小句修饰的核心名词在主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分成主语关系小句、宾语关系小句、旁语关系小句等。并对主语关系小句和宾语关系小句进行次范畴化,在深层语义格上解释它们的分布问题。
其他文献
累犯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刑罚制度,世界各国刑法对累犯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累犯立法设置和从重处罚的理论根据应该是立足于社会危害性之上的人身危险性。因此,累犯的概念应表述为
青西油田位于酒西盆地的青西拗陷青南凹陷的南部,是近年来在酒西盆地发现的亿吨级的大型油田。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下白垩统下沟组是其主要的油气储集层。由于沉积环境是这种
論文用專書語法研究的方法,對《居延漢簡》中使用的動詞的進行分析。經統計,其中共出現的534個動詞,單音詞455個,複音詞79個。簡文中動詞有著濃厚的屯戍公文文體特徵,口語性強,句法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制度化宗教,为中国三大传统宗教之一,也是昌平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道教的整体发展,可大略划分为东汉中期以前的道教史前期(或称原始道教期
会议
通过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贵州的6个新分布草本植物种,它们是疏毛魔芋(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斑叶三匹箭(Arisaema inkiangense H.Livar.maculatum)、假芋(Colo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尿失禁患者早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功能性尿失禁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心理干预(术后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由提升学生的成绩转变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适应这一转变,改进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文章重点论述&#39;少教多学&#39;教学模式在初中
漢語虛詞研究作為漢語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歷了古典型和近代型研究階段。作為這兩個階段的代表,《經傳釋詞》從聲近義通的聲訓方法和版本校勘的角度對古漢語虛詞進行了匯總;《
陕北地区石油土壤污染不但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研究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国内外治理石油污染土壤多采取生物修
当前的管理模式对装配式建筑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而EPC总承包模式是对建筑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文章基于装配式建筑特点,就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