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探讨临床分类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43例43眼因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从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3例中晶状体相关型12例(27.9%),房角后退型8例(18.6%),眼内积血型11例(25.6%),增殖粘连型12例(27.9%)。其中19例为单纯药物治疗,24例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43例患者治疗前平均眼压为42.32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为15.54mmHg,37例患者眼压控制在10-21mmHg之间(86.0%),视力提高者38例(88.4%)。结论眼外伤后继发的青光眼病因复杂多样,对视功能及眼外观都有较大损害,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并配合合理的后续治疗,可减少继发青光眼的机率或提高已继发青光眼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段。双球囊双侧穿刺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标准术式。术中重复利用球囊理论上可以降低手术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