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土壤水、氮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平安8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3个灌水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灌拔节水,W2-灌拔节水和灌浆水)和4个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kgN/hm2)下土壤水分含量、耗水量、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干物质的积累和转运、氮素的积累和分配及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施氮和灌水与冬小麦土壤含水量、耗水特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至越冬期各处理40-60cm土壤含水量较低,返青期在20-40cm含量相对较高,但各层含水量均低于越冬期,拔节期各层次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处理略高于不灌水处理,开花期不灌水处理0-60cm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灌1水处理0-40cm相对较低,但均高于不灌水处理,灌浆期灌水处理各层含水量高于不灌水处理,而灌2水处理0-60cm含水量明显高于灌1水处理,成熟期各层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处理高于不灌水处理。对耗水量及不同水分来源的分析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田间耗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先增加后降低,降水和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呈降低趋势;随灌水的增加,田间耗水量和灌水所占百分比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消耗百分率逐步下降。播种至拔节耗水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灌水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各处理间日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差异不明显,拔节至灌浆期W0处理耗水量、日耗水量随施氮增加呈降低趋势,W1先增后降,W2处理下N1较高,灌浆至成熟耗水量、日耗水量、耗水模系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2、施氮和灌水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氮处理下氮肥施用均明显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随施氮的增加而增加,均表现为N3处理累积量最高,(开花期W0处理下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越冬期硝态氮含量20-40cm较高,主要累积在20-40cm土层,返青期硝态氮含量在20-40cm和100-120cm土层含量较高,硝态氮主要累积在20-40cm和100-120cm土层。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不灌水处理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60cm土层中;而灌水处理在拔节期0-60cm和120-160cm累积量较高,在开花期表层累积量略高,在灌浆期,灌2水处理下,表层硝态氮略高于灌1水,深层则明显高于灌1水,而灌1水处理硝态氮累积随土壤深度增加依次增大,且80-100cm土层灌水处理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在成熟期灌水处理80-100cm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灌2水处理表层0-40cm和100-160cm明显高于灌1水处理。3、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水、氮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灌水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率和灌水利用率(W1N3则略微下降)均逐渐升高,而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则逐渐降低;等量施氮水平下,随灌水次数的增加,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加,而灌水利用率则逐渐降低。4、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和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叶面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叶面积指数不断增大。干物质积累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并在灌浆期达最大值,且随施氮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升高,N2、N3间差异不明显,灌2水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运转量随施氮和灌水的增加而增加,花前贮藏干物质随灌水的增加减小,花后随灌水的增加而增加,花后干物质输入籽粒量也随灌水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积累和分配表现为:籽粒最大,茎、叶次之,穗轴+颖壳最小。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的积累在不灌水处理下随施氮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随施氮和灌水的增加而增加,氮素的转运量随施氮的增加而升高,转运率则施氮和灌水的增加而降低。花前贮藏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随灌水的增加逐渐减少,而花后贮藏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随灌水的增加逐渐增大。氮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为:籽粒>茎>叶>穗轴+颖壳。5、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产量和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量施氮范围内,籽粒产量和成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则降低,千粒重以N0处理较高,生物量则随施氮的增加逐渐上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籽粒产量、成穗数、千粒重、生物量增加。籽粒灌浆速率自然降水处理前期快,结束早,灌浆高峰期出现在花后15d,灌1水处理灌浆高峰期在20d,灌2水处理灌浆在15-20d均保持较高。氮肥施用对籽粒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直链淀粉含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正>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较早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已形成较完善的税制,对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筹集财政收入,都有一定的效用。研究西方国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对我国税制建设会有所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本文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阐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希望对
胡萝卜种子的发芽特性王羽梅,刘桂芬,王勇,任霄云(内蒙古农牧学院园艺系,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科院蔬菜所)胡萝卜种皮为革质、透水性差,而且胚很小,所以出土能力较差。胡萝卜种子发芽率、
建筑工程造价资料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工程造价宏观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研究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性质的基础资料.但由于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及
邯郸市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一座以钢铁、轻纺为主的工业城市,由于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市场的震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调整,使邯郸市近代棉纺织工业企业受到
<正> 高分子絮凝用于固液分离,是行之有效的工业方法;而用于微粒分选,尽管研究了20余年,在工业上却进展缓慢。仅有美国Tilden一处建厂,使用的是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淀粉。众
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如何看待清帝国早期的历史,已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清朝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一个依靠汉人精英支持,借助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进行统治的王朝或者是阻碍中国文明进步、造成中国全面衰败的元凶——广袤的疆域、多元的族群以及复杂而有效的早期现代(early modern)统治技术,使得清代历史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又面临众多挑战的画面。但是如何看待19世纪以降特别是
近期,由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以下简称霍英东研究院)与先进成型技术学会联合发起并主办的“首届智能模塑科技南沙高峰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区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的举办标
对国内外老人护理的现状、养老机构护理分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
细工花簪是由中国的汉宫花传至日本并在日本演化发展并改良诞生的一种首饰门类。细工布艺首饰这项工艺简练易学,相对于其他的传统工艺来说更容易掌握。这门艺术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对于当代首饰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篇论文从细工布艺这门传统艺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对于细工布艺首饰设计的现状,由本人在创作的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将细工布艺首饰转化为更加具有艺术性,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