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爆发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波及了全国大部分省市,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地震的发生,也给四川省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据四川旅游局统计,四川省共有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地震发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550亿。本文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开始着手研究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多元化现象日趋明显,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全面推进,广大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同时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5·12”地震的遗址遗迹及相关资料,都可以作为特定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地震旅游的开发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震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震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并带动建筑、交通运输、餐饮、纪念品制作售卖等相关行业,增加震区居民的就业率;地震旅游的开发,还给震区带来了相当大的客流量,提升了震区的人气,加深了震区与外界交流的力度,使很多游客在参观、参与中认识到当地发展的潜力,同时也使震区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和投资。加强地震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对地震旅游的科学发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对其他形式的旅游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完善四川旅游产品结构,应对四川省旅游业面临的挑战,满足国际国内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对地震旅游的相关研究做了分析,并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体系。第二部分阐述了地震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首先给出了地震旅游产品的定义,认为地震旅游产品是通过地震发生地相关遗址遗迹及其他载体的开发,投放至旅游市场,让游客通过观赏、体验的方式,达到了解地震发生地的相关信息、掌握地震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防御地震能力、陶冶情操等目的的旅游服务内容。本文还分析了地震旅游的特征,认为地震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感官震撼力,还具有教育、祭奠、科考等多种功能。接下来,笔者阐述了地震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后分析了地震旅游开发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者及其行为特征。在本部分的最后,介绍了地震旅游开发要遵循主题鲜明原则、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观赏性与教育性结合的原则、安全活动优先的原则。第三部分分析了四川地震旅游产品的结构系统。在本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地震旅游资源及其分类,把地震旅游资源分为震迹类和震记类两类,分别做了简单描述;然后分析四川地震旅游的开发的优势,笔者认为,四川地震旅游拥有资源优势、拥有广泛的关注度、拥有国家重视灾区旅游经济恢复三方面优势。而后,笔者分析了四川地震旅游产品体系,并对部分产品的功能和开发进行了描述。最后,设计了四川地震旅游产品形象。第四部分是有效实施地震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首先,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展去地震化营销,恢复四川旅游安全的形象,进而构建四川地震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其次是介绍地震旅游营销渠道战略,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媒体、行政渠道等方法进行旅游营销。并且,发展地震旅游,需要加强地震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餐饮设施、住宿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购物、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做到让游客满意。然后,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地震旅游的区域合作,笔者认为要加强同省内旅游企业的合作,达到市场双赢和交通互惠,加强同省外“一省帮一县”省市的合作,开发对口援助地区的市场。最后,文章说明要在政策法规、财政金融、旅游安全、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对地震旅游开发做出保障。本文可能的创新集中于三点:创新点一是选题角度的创新,虽然全国上下都很关注地震事件,但大家研究的热点多是灾区重建和人民安置问题,即使有关于震区旅游开发的研究,也多是初步的、单个地震旅游产品或某一特定地域的开发设计,鲜见有学者对地震旅游开发进行系统的分析。创新点二是对地震旅游产品的定义进行了创新,把地震旅游产品定义为“通过对地震发生地相关遗址遗迹及其他载体的开发,投放至旅游市场,让游客通过观赏、体验的方式,达到感受地震发生地的相关信息、掌握地震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陶冶情操等目的的旅游服务内容”。创新点三是在梳理地震旅游的基础上,设计出系列的地震旅游产品及地震旅游产品形象。把地震旅游形式产品设计出地震遗址观光游、地震科学考察游、地震体验游、地震探险游四大系列,并提出要开发地震旅游的延伸产品:开展震区民宅访问项目,开发广场歌舞、诗歌会,开发地震旅游纪念品。关于地震旅游开发,笔者认为以下两个问题需要学者深入研究:一是地震旅游的商业开发问题。地震旅游地的过量开发和过分商业开发都是我们反对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停止对地震旅游的开发,任其自生自灭。震区作为旅游吸引物(地),旅游开发接受和不可接受的界限只是时间远近问题、开发程度的问题。何时何处何种方式进行开发,才使得历史的真实性不易被曲解,可以让灾区人民在情感上接受,这一点尤为关键。二是地震旅游开发的时间问题。地震旅游活动具有审美的严肃性和情感的冲击性,把地震的灾难变成旅游开发,当地居民在情感上多久才可以接受。在开发的过程中,短时间大规模的游人涌入会产生“峰聚现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情感都带来影响。地震旅游大规模开发,在地震多久可以开始,多久可以全面开放,甚至大范围宣传达到高潮,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