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种新型缓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导致作物的吸收效率较低,磷素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根系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间作和丛枝菌根真菌(AMF)能通过调整根系形态来应对竞争或者相互促进,因此能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在课题组前期对玉米和大豆根系表型组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根系构型的玉米品种:圣瑞999(小根系,M1)和中科11(大根系,M2)和大豆品种(D76–1609)作为试验材料
学位
纳米颗粒在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同时,无疑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风险。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ZnO NPs对植物的潜在影响是其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形式,探究了不同浓度(10、50、100、200、400、800 mg L~(-1))ZnO NPs对食用类及饲料类豆科植物豌豆、绿豆、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锌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ZnO
学位
锌铁强化是作物微量元素强化研究的重点,而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理化形式,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微量元素肥料。目前相关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单一纳米锌或纳米铁对作物的影响,在纳米锌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交互影响还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田间微区试验,设置空白(CK)、喷施ZnO NPs(Zn O N)、喷施Fe_3O_4 NPs(Fe_3O_4N)和ZnO NPs与Fe_3O_4 NPs的混合喷施(Zn+Fe 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