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其文章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隐喻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鲁迅后期作品则借历史典故喻指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鲁迅小说中隐喻颇多,其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翻译的难点。自西方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研究开始,隐喻由基础的修辞研究,己发展到莱考夫和约翰逊引领的认知隐喻研究。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隐喻的翻译过程,本文以一种新的文化进化传播理论一模因论为基础对鲁迅的文章及其英译本展开研究。 本文是在模因论的视角下研究鲁迅文章翻译中隐喻传递的现象,通过对鲁迅文章的两个英文译本中部分隐喻的翻译对比,意在分析对比中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母语模因对隐喻翻译的影响和帮助。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模因与翻译、模因与隐喻的关系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模因的传播过程,并且分析了模因论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以鲁迅文章及其英译本为例探讨在模因论下隐喻模因如何有效转换传递,从而有助于中国经典作品进一步有效地翻译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