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隐喻翻译研究——以鲁迅文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其文章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隐喻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鲁迅后期作品则借历史典故喻指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鲁迅小说中隐喻颇多,其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翻译的难点。自西方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研究开始,隐喻由基础的修辞研究,己发展到莱考夫和约翰逊引领的认知隐喻研究。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隐喻的翻译过程,本文以一种新的文化进化传播理论一模因论为基础对鲁迅的文章及其英译本展开研究。  本文是在模因论的视角下研究鲁迅文章翻译中隐喻传递的现象,通过对鲁迅文章的两个英文译本中部分隐喻的翻译对比,意在分析对比中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母语模因对隐喻翻译的影响和帮助。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模因与翻译、模因与隐喻的关系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模因的传播过程,并且分析了模因论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以鲁迅文章及其英译本为例探讨在模因论下隐喻模因如何有效转换传递,从而有助于中国经典作品进一步有效地翻译和传播。
其他文献
暑假还没到,妈妈开始唉声叹气了,除了嫌弃我即将24小时都出现在她的视野里,更多的是抱怨我不好好吃饭.我和小伙伴们“吐槽”,结果小伙伴们都说早就吃腻自己妈妈烧的菜了.忽然
期刊
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疫情让原本应该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们都成了主播;更想不到,上网课能上得我手忙脚乱.rn那天,数学老师提前发信息让我们自己折24个小正方体上课用,我忙着进入英
期刊
我有一个诗迷老妈,她爱写毛笔字,经常抄写古诗词,有些积累后,便常在我面前显摆.rn我上了四年级之后,有一天,老妈突然对我说:“这两年你的功课压力不大,就背点古诗词吧,这个年
期刊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有些漫长,有些无奈,甚至,有些无趣.rn疫情期间,我们都不能出门,家长没别的事做,就是翻来覆去地玩手机,都快玩成斗鸡眼了.我三姑姑每天刷抖音,她说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