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历来是政治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主理论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形态。作为当今西方政治学领域重要的发展成果,协商民主完善并超越了间接式的代议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多元主义和环境复杂性给民主发展带来的困难。协商民主崇尚理性和包容,重视对话、讨论等公民参与形式对于政治合法性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民主不应是公民偏好的简单聚合,公民参与协商的过程可以实现其偏好的转变,从而有利于共识的达成。协商民主具有公开性、平等性、共识性、责任性、包容性、互惠性等的基本特征,以人民主权、平等自由和正义观为价值追求。这些核心特征和价值追求,共同造就了协商民主在提升公共决策品质和合法性等方面的优越性。随着协商民主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协商民主在理论建构、制度设计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也不断显现出来。因此,只有在既有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推进协商民主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以及运作模式的完善,才能够克服各种现实挑战,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向更加公开、多元以及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概括了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形式,据此阐述了西方协商民主在当代政治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推理的方式,尝试性地提出了西方协商民主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及趋势。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二章在总结西方民主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西方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对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制度设计、理论假设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协商民主的主要价值。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中核心部分,在前面理论概述的基础上,第四章概括了协商民主理论在当前的政治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第五章则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