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则是引领国家级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均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国城市群初步形成,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环境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分化均较为严重。其水生态文明对城市群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水生态文明较差的区域,城市群的发展既是机遇,又面临着重要挑战。本研究在很多水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和重要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将水生态文明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水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系统不断进行良性循环,从而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水生态基础的状态。水生态文明水平是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水生态系统和其他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以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将水生态文明分为水经济系统、水生态系统、水社会系统3个方面,选取26个代表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2012-2016年水生态文明进行了序列和截面综合评价。序列结果显示,各中心城市除水社会系统综合得分无变化以外,水生态文明、水生态系统、水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从2012-2016年以来均呈变好趋势。截面结果显示,水生态文明及其分指标综合得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莫兰散点图显示,水生态文明、水生态系统、水经济系统综合得分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聚类结果显示,水生态文明高水平区包括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水生态文明中水平区包括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水生态文明低水平区包括哈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聚类结果与水生态文明评价结果的分位数地图以及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一致。生态文明评价结果主要体现为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为进一步揭示中国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根据中国城市群实际情况,重点选取资源禀赋、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开放程度、环保政策等5个方面的变量,选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资源禀赋、环保政策、开放因素对水生态文明水平为正向影响,社会因素、产业结构对水生态文明水平为负向影响,计量检验结果与预期分析相一致。最后,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约束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俄罗斯都是数学强国,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也比我国开始的早,因此开展中、美、俄三国高中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国际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完善高中概率与统计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研究选取了三个国家最新版本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美国的《统一州核心课程标准(2
近年来,随着高能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兴起以及各种射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在高能、高温条件下稳定高效运行的辐射探测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于核辐射探测器,具有很高的抗辐射性、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同时以目前工艺来讲使用SiC材料作为探测器材料更加成熟,是目前各类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中的优选。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辐射探测器进行研究,针对在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