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fuyu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式移动机器人属于非完整控制系统,即带有不可积约束的系统,同时也是典型的强非线性系统。过去的十几年中,轮式移动机器人一直是研究和开发的一个活跃领域。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非完整本质是与机器人的轮子滚动无滑动这一假设相关的。这个假设意味着在位姿变量上存在一组不可积的一阶微分约束。虽然这些非完整约束减少了机器人能够执行的瞬时运动,但在位姿空间中他们仍然允许全局可控性。这一特性使得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反馈控制其设计具有挑战性。在实践中,数以万计的由轮式移动机器人从事的实际应用推动着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发展。因此研究带有非完整约束的移动机器人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参考和总结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围绕轮式机器人的轨迹跟踪问题,对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进行了研究。 首先基于非线性反馈方法,对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思想是,建立局部坐标系下用直角坐标表示的位姿误差模型,提出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使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具有原点孤立平衡状态。用李雅普诺夫候选函数方法,得出在该控制律作用下的闭环系统在原点具有全局一致渐近稳定性的结论。最后主要通过对圆形轨迹的仿真和对控制参数的分析,证明了该控制律的有效性。 然后是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轨迹跟踪控制研究,其思想是,建立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数学模型,针对大初始偏差问题提出一种误差模型,设计两个基于人工驾驶思想的模糊控制器。角速度控制器用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作为控制量,加速度控制器用距离误差作为控制量,同时对角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控制以实现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最后主要通过对圆形轨迹的仿真和对控制量的分析,证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综合应用以上的方法能够实现非完整移动机器人从初始位姿出发沿着规划的轨迹向指定位姿运动,并最终到达指定位姿。
其他文献
本文对在幼儿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学活动进行了描述,从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使幼儿们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保障,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系统稳定性进行研究。近几年,大家比较热衷的方法就是利用李雅普诺夫方程,线性矩阵不等式,以及谱算子理论。然
学生普遍反映英文书面表达难,到底难在哪里?结合多年统计分析结果及学生评讲后的整体感受和部分外语程度中上的学生进行了个别面对面的交谈讨论,发现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主要
微课这种信息化新型教学资源自从产生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一般的教学手段相比,微课短小精炼,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具有很高的教学价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力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线网结构日趋复杂,乘客可选择的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同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语言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语言是交流联系的重要工具,是各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