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思潮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此背景下,课外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国2003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也提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得首先从学校教育抓起。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由多学科组成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可是为什么人们把眼光总是投向语文教学呢?因为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决定了语文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工具性和能力性的学科,还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关系着学生心灵塑造的教育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要想学好语文,光靠语文教材和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正像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国正指出的: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开展各项课外教育,可将课堂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活动方式,把教学变成为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一种实际尝试,从而达到形成和发展语文能力的目的。 现代语文教学已经把课外教育视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更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如果从活动中语文学科内容所占的成分,以及活动本身的属性加以考察,语文课外教育有三种典型的模式:一是俄罗斯的学科模式;二是法国的跨学科模式;三是日本的活动模式。三种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宗旨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 从200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必须阅读的30种推荐文学名著。目前国家已经制订了一些与中学生课外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有相关规定。但是,目前尚无一部单项的关于社会教育的法规。我国应尽早制定颁布与中学生课外教育相关的、规范的、操作性较强的社会教育法规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我国中学生课外教育系统的确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