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bohaiy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英国工党政府的“创意产业工作组”推出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这一概念从诞生至今虽然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和数字产业、互联网产业、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出现之前,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就已经预见到了图书、音乐、电影等创意产品未来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融合化趋势及其所带来的企业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近年来在创意产业融合化趋势显著和加深的同时,各种融合创新层出不穷,如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影、数字印刷、手机彩铃、网络视频等新型创意产品及其相关企业开始快速成长,文学、音乐、广播电视、电影和出版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借助互联网、移动网等信息化手段,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数字终端相结合;与此同时,用户、供应商甚至业余爱好者也借助这些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创意产品的创作和生产环节,创意产业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产品形态、形式各异的组织形态和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由此可见,创意产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并和数字融合、信息社会以及新经济等大背景紧密联系在起。在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经济形态发展之后,以创意和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形态。鉴于信息化、网络化和融合化背景下创意产业成长这一主题,本文主要探究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和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以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网络经济学等为理论来源,以环境分析和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从动力来源、动力结构和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特征及效应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的动态行为进行模拟,演示了互联网背景下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趋势;其二、基于前面分析发现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不足以保障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这一前提,继续以创新理论为理论来源,解释性案例分析为方法论,从产品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三方面探讨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并借助Logistic增长模型模拟了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Amazon公司的Kindle系列产品为案例,具体探讨美国互联网企业如何具体通过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实现与出版业融合成长的案例。就本文的主要内容而言:第一,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引入和阐述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概念,对与该概念相关的产业融合、文化融合、产业成长和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可行性。第二,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宏观PEST分析发现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系统是一个由文化、技术、人才、企业、市场和制度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产业系统,在该系统中创意产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推进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变;通过微观SWOT分析发现通过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产业的渗透与发展,创意人才、创意企业、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融合成长的趋势。创意产业成长与融合、创新和动力这三大要素密切相关,各要素之间互为影响、互为驱动,并揭示了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与发展带来的技术与产业环境的改变,文中关于创意产品、创意企业和创意产业的分析可以放置在网络经济环境的分析框架中。第三,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和归纳了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来自五个层面的动力来源和在三种动力作用下的动力结构。研究发现创意个人和创意企业借助创意网络平台可以自组织地实现创意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增加创意产品的供给,通过产生网络效应、长尾效应、协同效应和竞合效应的四大效应来推进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研究还发现作为他组织的主体-政府通过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进创意产业成长,虽然在短期内会产生激励效应,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政策滞后效应的存在,放松管制和加强知识产权监管等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保障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相反可能会阻碍其成长过程;正是由于内生性动力来源使得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呈现一种自组织创新形态。第四,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融合成长为例构建SD模型,在明确主要正负反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流图。以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为例,数值模拟出创意产业将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一种是不断自我增强的向上态势,另一种是不断减弱的向下态势,并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成长与影视版权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发现网络视频网站使用正版影视作品将有效进一步推进网络视频产业的健康成长。第五,在发现从长期来看,基于他组织的演化不足以有效保障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创新呈现出自组织创新特征,创意产品创新不仅表现为技术创新,更多的表现为内容创新和设计创新;基于不同的自组织动力来源,自组织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大众驱动创新的创意众包模式;企业驱动创新的模块融合模式;需求驱动创新的用户创新模式等三种产品创新模式;网络组织和集聚组织结构使得自组织创新成为可能;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控制了创意企业对创意内容传播的控制,保障了创意产业的收益。第六,具体研究了电子出版产业成长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借助Logistic增长模式发现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发现我国电子书产业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用户增长进入加速增长阶段。通过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对美国Amazon公司的融合成长及其表现出的自组织创新特征进行研究,发现Amazon公司Kindle电子书的成功不仅是产品的技术创新,而且是产品的设计创新和内容创新,是一种融合创新的体现;Amazon公司的产品融合创新是企业驱动的“终端+平台+内容"模块融合模式;自助出版平台(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Platform)为实现电子出版的自组织创新提供了可能;互联网平台企业正在作为电子出版产业中新的出版主体,电子出版产业主体正在趋于多元化。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1)主题概念的创新,提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和自组织创新这两个核心概念。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技术融合、信息社会和新经济背景下创意产业所呈现出的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趋势与高成长性的特点;而自组织创新模式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个前提:其一,创意个人和创意企业借助创意网络平台自组织实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与设计创新的行为;其二,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政府作为他组织主体并不能有效保障创意产品的收益,推进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2)框架分析的创新。本文运用纵向分析方法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环境、缘起和发展进行分析;运用横向分析方法对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归纳和整理;运用从大到小、层层推进的方法基于自组织理论对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产品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这三个层面从自组织创新的类型、实现和保障三方面具体构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分析框架。(3)方法应用的创新。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融合成长为例构建因果回路图和系统流图,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成长的行为模式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在基础性动力和内生性动力的作用下,网络视频产业呈现出指数增长和不断衰减的两种不同的成长趋势;使用Logistic增长函数对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预测;在构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解释性案例方法对Amazon公司通过Kindle电子书实现融合成长过程中的自组织创新特征进行分析并获得相关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人民对于休闲度假越来越重视,东南亚的景观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认同,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往东南亚度假,同时东南亚风格的景观、建筑也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为了更好地展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指碳氢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脂肪酸,通常分为n-3PUFA和n-6PUFA两种。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
<正>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为苏东坡词设了一个模块,题名为"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遴选出的篇目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
目的研究眶下管的长度及走向、眶下孔的位置及形态,为补充人体调查资料及临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双脚圆规及细钢丝等,测量30个成年颅骨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的范畴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离不开个性因素,而个性因素又具有提升产品价值的作用。从设计的个性、人性、情感方面进行探讨,以涂鸦表现
目的:调查分析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
现今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事件发生后社会上会传播各类事件相关信息,公民若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有效识别,则会被不实信息影响误导,产生恐慌,引发危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
【正】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一些困惑。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注意辨析有关问题,
互联网社会,精准把握和科学利用网络舆情信息,恰当应对网络舆情,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从消极应对走向积极预防,从单向治理走向共同治理,从片面封堵走向正面疏导,从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头痛穴为主治疗以突发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疗程为1次,观察起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针刺后3分钟内起效者占81.50%,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