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欢的瓜果,但是由于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生理活动旺盛,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目前消费者对果实品质及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我们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贮藏方式。因此,本试验以采后薄皮甜瓜品种‘红到边’(八成熟,可溶性固形物(SSC)约为9.0)为试材,分别设置15℃和10℃两个低温处理,以25℃室温为对照,两个低温处理的薄皮甜瓜在贮藏7 d后恢复到25℃贮藏2 d(C7S2),分别在贮藏后不同天数取样。然后,以该品种的成熟甜瓜(SSC约为12.0)为试材,模拟家庭冰箱贮藏在4℃低温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天数和恢复25℃室温贮藏1 d(C5S1),以0 d为对照,测定了不同温度贮藏对果实品质、风味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合适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为提高薄皮甜瓜贮藏品质及延长采后贮藏保鲜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了果实低温贮藏期间颜色的变化,结果表明,甜瓜果实在贮藏后期两个低温处理的果皮颜色L值均高于对照,a值均低于对照,b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肉颜色a值和b值在贮藏后期两个低温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L值显著高于对照。甜瓜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低温处理的果实硬度、SSC和维生素C(Vc)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对照。表明薄皮甜瓜果实贮藏在10℃条件下对维持果实颜色,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增加Vc含量效果均优于15℃处理和25℃处理。2.甜瓜果实的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均表现出两个低温处理高于对照,且在贮藏后期,10℃低温处理显著高于15℃低温处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以及CmSS1表达基本均表现出两个低温处理高于对照,CmSPS1表达只有在恢复室温贮藏后两个低温处理高于对照,在低温贮藏期间两个低温处理低于对照,在整个贮藏期间中性转化酶(NI)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无显著变化。由上可知,10℃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果实低温贮藏后主要影响SS和SPS酶活性,酶活性的变化与CmSS1和CmSPS1表达有关。3.甜瓜果实的香气成分在低温处理后有显著变化,香气成分中的总酯类、总乙酸酯和乙酸乙酯含量在贮藏1~8 d时,15℃低温处理高于对照和10℃处理,在恢复室温贮藏2 d时,10℃低温处理高于对照和15℃处理。脂氧合酶(LOX)和醇脱氢酶(ADH)活性基本表现出两个低温处理低于对照,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基本表现出两个低温处理高于对照,低温促进了甜瓜果实脂氧合酶基因CmLOX08、CmLOX16和CmLOX17表达,同时也促进了醇转移酶基因CmAAT1和CmAAT2表达。可知,10℃低温处理条件下可以减缓甜瓜果实酯类物含量的降低速度,香气物质含量变化与其合成途径主要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有关。4.成熟甜瓜果实在4℃低温条件下,果皮颜色L值和b值均呈下降趋势,果实a值呈升高趋势,果肉颜色变化趋势较小。果实硬度、SSC、Vc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MDA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与甜瓜果实抗冷性有关的CmCBF1表达在贮藏第3d时存在一个表达高峰,在恢复室温贮藏后又显著降低,说明CmCBF1在甜瓜果实抗冷方面起作用。5.成熟甜瓜果实在4℃低温条件下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蔗糖含量不断降低,SPS和SS-合成方向酶活性呈下降趋势,AI和NI酶活性无显著变化,CmSS1基因表达在贮藏第1 d以及恢复室温贮藏1 d时升高,CmSPS1表达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证明果实低温贮藏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主要与SS、SPS以及主要基因表达有关。6.4℃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成熟甜瓜果实香气物质含量,果实香气挥发性物质、总乙酸酯类物质含量和乙烯释放量均呈现先降低,在恢复室温贮藏后再升高的趋势,与LOX、ADH和A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CmLOX09、CmLOX17、CmAAT1和CmAAT2表达在恢复室温贮藏后均显著升高,而CmLOX08表达在整个低温贮藏期间均高于对照,CmLOX16表达在贮藏第4 d显著升高。可知,甜瓜果实酯类物质的合成不但与脂氧合酶途径主要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有关,与乙烯释放量也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