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过热器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机理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可以显著地提高电站机组效率、降低CO2排放量,是我国火电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随着蒸汽参数的提高,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尤其是过热器管材料将处于具有极强腐蚀性的超临界水环境中。发电厂高温锅炉管蒸汽侧氧化皮脱落堵塞引起的超温、爆管,影响超超临界锅炉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探究不同蒸汽参数对锅炉管腐蚀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氧化膜的生长与剥落机理。因此,开展不同参数下的氧化膜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开展了马氏体钢P92以及奥氏体钢TP347HFG在不同温度、压力、溶解氧以及不同流动状态下的氧化试验。温度为550-700℃、压力为0.1-25MPa、溶解氧为0-2000ppb、流速为0-5ml/min。获得了两种钢在不同温度、压力、流速以及溶解氧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且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以及主要的氧化物相成分。此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18O2+H216O)探究了P92钢在2000ppb溶解氧超临界水中的氧化特性,获得溶解氧在超临界水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马氏体钢P92与奥氏体钢TP347HFG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特性,发现铁离子沿着氧化膜内层的扩散是马氏体钢氧化速率的控制因素,并且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两种钢的氧化动力学。通过分析压力的影响,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大马氏体钢P92的氧化速率逐渐增大,尤其是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氧化速率急剧增加。通过不同溶解氧环境实验以及同位素标记实验,发现溶解氧不但参与了氧化反应并且提高了超临界水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并且溶解氧量的大小会显著影响氧化膜物相成分。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马氏体钢P92与奥氏体钢TP347HFG氧化膜的剥落特性,获得了两种钢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的剥落机理。
其他文献
无论是在移动电脑、智能手机中,还是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池作为核心的储能器件,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
电力企业的基本单位是班组,班组是电力企业的细胞。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老生常谈的主题,安全分享文化是电力企业中个人和集体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方式的
直流系统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失去直流电源时,运行人员将无法对站内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设备的正常操作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二次回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形势、新特点,把民族工作提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7世纪俄罗斯使臣米列斯库出使中国,虽未到过福建却在他的旅行报告<中国漫记>中描述了一个经过加工变形的处于西方文明和中国主流文明双重视野审视下的福建:福建既是反映西方
在变电站中,二次系统的一个核心部位就是直流系统,其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正确动作与否以及断路器跳、合闸功能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会造成保护装置
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铜镍矿石中铂族金属品位与有色金属品位的比值随矿石类型不同而不同 ,硫化矿物含量少的矿石 ,其比值较高。过去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有色金属 ,因此低硫化物矿石
齿轮箱是众多机械设备中连接和传递动力的部件,齿轮磨损、裂纹、断齿等故障会导致机器运转异常,因此对齿轮箱故障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齿轮振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