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在全球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凭借需求和成本优势,其已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更是保持快速增长,并已成为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主力。然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国际竞争层次较低等问题,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理论演绎等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为产业竞争力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首先对国际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其不同的发展特点进行对比。然后基于历年海关数据,对我国医疗器械国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国际竞争力指标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宏观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和竞争优势,但近年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下滑态势。为了探寻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利用“六因素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从资源条件、技术创新、企业素质、产业集群度、产业组织结构和政府作用六方面对决定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中低端产品出口型产业,高端产品进口型产业,其竞争层次相对较低。(2)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增长明显,中低端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出口的主力;出口企业数量和金额均有所提升,并呈现出地域集聚特点;出口市场仍以亚欧美地区为主,其中亚洲市场增长势头尤其明显。(3)从竞争力评价结果来看,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近年来该优势呈现弱化趋势,提示产业国际竞争力出现下滑。(4)从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来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弱化;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质量标准尚不完善;企业素质总体不高,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国内市场待开发;行业集中度相对不高;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政府引导待加强等。本文最后为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于政府,应完善法规制度,从政策角度引导医疗器械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对于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树立国际品牌;同时,还应促进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分析认为,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最为迫切;中期来看,应持续开展国际化标准建立工作;长期来看,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