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鲁北地区的黄河河患与社会应对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灾荒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从华夏民族的先祖大禹治水,到不久前青海玉树州地震,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荒政是中国历代王朝定国安邦的重要政策之一。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清末民初鲁北地区的灾荒,以河患为主线。时间大体开始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止于20世纪三十年代,地域为山东省鲁北地区,大致包括现在的东营市、滨州市、淄博市和潍坊市的一部分,其中有垦利县、广饶县、利津县、沾化县、滨县、无棣县、蒲台县、博兴县、临淄县、寿光县、以及潍县。对这一时期黄河水灾的概况及影响,清末黄河改道与复道之争,政府的荒政措施以及近代有名的闯关东进行论述,进而得出鲁北地区在近代之所以落后的自然条件方面原因。使读者对近代山东地区,尤其是鲁北的灾荒和社会概况有个大致清晰的了解。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和北京市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分级教学逐步成为了新的教学趋势。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英语学科分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主要以舒恭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鸦片战争期间舒恭受的行为活动,并探讨舒恭受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同时,借助舒恭受这一前线小人物,观察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对待英国侵略
自从Smith等在1999年报道在胰腺癌中发现一种新型缩胆囊肽(cholecystokinin,CCK)受体(即CCK-C受体)以来,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兴趣。近几年相继有报道在多种癌组织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是体内重要的CC亚族趋化成员,能趋化并活化免疫效应细胞,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应。利用SLC的生物学括性用于肿瘤疫苗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国土的大片沦丧,尤其是东北产粮区和东南沿海财政主要来源地的丧失,国民政府危机四伏,除军事压力外,粮食危机和财政形势尤为严峻。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