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腹地内陆无水港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2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港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争夺更广阔的内陆货源市场,国内沿海港口积极加强和腹地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无水港作为沿海港口功能向腹地延伸的载体,有利于港口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内陆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利于推进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天津港作为国内率先进行内陆无水港建设发展的沿海港口,在港口腹地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迅速,而且规模也与日俱增,但是同时由于内外环境的限制以及经验的缺乏等因素,使得天津港在内陆无水港建设和发展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天津港在腹地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天津港在腹地内陆无水港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使天津港在腹地无水港的发展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物流的要求,增强无水港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无水港相关理论为指导,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国内外主要沿海港口的内陆无水港发展现状入手,兼顾定性阐述和定量分析,一方面利用SWOT模型分析法,定性地对天津港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天津港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和建设内陆无水港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赋值法和TOPSIS法相集成,对天津港五个典型内陆无水港竞争力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研究,明确各无水港的竞争力强弱情况,并针对各个内陆无水港在未来的发展提出微观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通过对全文分析的总结,从宏观层面对天津港腹地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其他文献
  消费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在研究消费函数的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其中,但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定义以及其对消
从1996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消费首次超过日本,从此成为世界上紧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达到2.038亿吨,对外依存度就已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近些年,伴随着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不少丰硕成果。但在这些成果的背面,却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