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GIS系统已经成为气象数据处理、模拟分析、可视化、产品制作的辅助软件工具。但通用GIS软件平台主要针对常规的地学问题,对气象的特殊性考虑较少,缺乏气象时态数据模型及空间分析方法等,从而,限制了GIS技术在气象行业的更深层次应用,给气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中国气象局与北京超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气象GIS(MeteoGIS)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该平台具备气象空间数据引擎、数据交换、数据显示、数据编辑、专题图制作、气象数据空间分析、气象制图打印、数据发布、服务聚合等通用功能,但是缺乏专业情报的自动化制作功能模块。 情报是气象部门服务大众的主要产品形式。对于农业气象服务而言,农业气象情报(旬、月报及灾情报等)的编写是农业气象的主要日常工作,时效性要求很高。然而,目前农业气象情报的编制主要靠人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专业知识要求高,迫切需要一个自动化的农业气象情报自动化制作系统,以减少农业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效率与水平。 针对上述需求,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工编制农业气象情报所需的基础数据与处理方法、汉语言语法规则及拓扑学原理,提出了农业气象情报自动化制作的基本思路;并在农业气象专业用语基础词汇拓扑拆分与农业气象情报专业用语重组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农业气象情报自动化制作的基本思路,重点研究了农业气象情报模板定制技术研究,搭建了模板框架,实现了农业气象月报案例的自动化生成。 根据MeteoGIS平台基础及支撑功能与基础研究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库、农业气象要素时空表达、专业用语拆分与重组、软件工程等相关技术原理,提出了农业气象情报模板定制的技术流程:(1)在MeteoGIS平台支持下,完成原始数据的预处理;通过研究农业气象情报模板定制数据库设计,建立图表产品数据库、基础词汇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及指标库;(2)基于农业气象要素图表特征的分析,研究要素图表特征的空间及时间关联词的自动生成;(3)根据农业气象情报内容的组织结构,采用Word二次开发、GIS二次开发与XML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各农业气象情报的内容插件(提供相应的关键实现代码),并采用插件管理器进行管理,在模板编辑模式下,定制各种农业气象情报模板。 以广西2013年7月农业气象月报制作为例,给出了农业气象情报模板的定制方法,并运用农业气象情报模板自动生成了农业气象月报。基本实现了农业气象月报的实时自动化生成,大大提高了文档编辑效率。 该研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专题农业气象情报的技术难题,扩展完善了MeteoGIS的功能,而且也是将科学数据服务的支持技术从数据录入无纸化、管理电子化、统计表格化、分析图形化、展现可视化推向服务文档化新阶段的关键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