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D133与CD44v6在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至2011年间16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和CD44v6的表达,其中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患者82例,未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on-Chemoradiotherapy,Non-CRT)患者84例,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33的阳性表达率在CRT组显著高于Non-CRT组,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68.3%vs.34.5%,P<0.05)。CRT组中CD13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ypT分期、复发转移及RCGR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与Non-CRT组相比,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在CRT组较低(35.4%vs.51.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RT组中CD44v6的阳性表达与ypN分期、复发转移及RCRG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3)CRT组中,CD13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阴性表达者(68.5%vs.86.9%,P<0.05)。同样的趋势,CD44v6高表达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CD44v6低表达者(58.6%vs.84.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新辅助放化疗后CD133+/CD44v6high的直肠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CD44v6low、CD133+/CD44v6low、CD133-/CD44v6high患者(P<0.05)。(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CRT组中术后ypT分期、ypN分期及CD133阳性表达是影响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中,以CD133+/CD44v6high为标记的直肠癌干细胞可能影响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高表达CD133和/或CD44v6的患者预后较差;CD133/CD44v6的不同表达模式可作为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预后判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