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及心理干预对其病耻感的影响与作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外界歧视和内在病耻情况,分析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病耻感、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病耻感的作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在Link探讨的标签理论基础上,于2014年6月-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会公众273人,采用上海交通大学曾庆枝,何燕玲等编制的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在歧视情况;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调查江西省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期、自知力恢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10人,评估其内在病耻感情况;随机盲选江西省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人)进行分组心理干预,实验组(30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社会干预(包括精神分裂症知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行为认知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现身说法、亲情感化)为期8周,对照组(30人)仅进行药物治疗、护理和常规工娱活动。两组病人分别在入组时、心理干预8周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社会支持量表和病耻感系列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调查对象入组前后各量表的改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⑴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公众歧视量表总分(2.02±0.59)、隔离维度(1.95±0.61)、能力维度(1.72±0.81)低于国内常模(2.07±0.65)、(2.09±0.69)、(1.83±0.83),危险维度(2.32±0.74)高于国内常模(2.14±0.76)。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系列量表中贬低-歧视(2.59±0.28)、保密(2.68±0.32)、分离(2.41±0.46)、不同/羞耻(2.65±0.46)等维度得分高于国外常模中点(2.5)。病耻感量表各维度相关性分析,发现误解和退缩、教育、挑战、分离之间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耻感总分和贬低-歧视、退缩、教育、挑战、分离、误解、羞耻有显著差异(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32.19±9.43)低于全国常模(34.56±3.73),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⑵分组心理干预对照研究显示调查对象病耻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具有相关性(P<0.05)。焦虑量表SAS和病耻感量表中保密、退缩、分离、误解、不同/羞耻维度呈正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量表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量表SDS和病耻感量表中退缩、挑战、不同/羞耻呈正相关,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总分和病耻感量表中病耻感总分、退缩、保密、不同/羞耻呈负相关(P<0.05),病耻感总分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⑶开展心理干预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病耻感、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病耻感总分(1.96±0.48)低于实验组干预前(2.42±0.40)和对照组入组8周时(2.41±0.27),实验组病耻感的其他各维度的得分比实验组干预前低;实验组社会支持总分(45.37±8.36)比实验组干预前(33.97±12.21)和对照组入组8周时(38.17±6.96)高;焦虑量表SAS(49.94±8.13)比实验组干预前(65.33±7.84)和对照组入组8周时(64.90±7.19)低;抑郁量表SDS(50.31±8.26)比实验组干预前(65.33±7.84)和对照组入组8周时(65.73±6.20)低。  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耻感普遍存在,外在歧视是患者病耻感产生主要原因,公众对患者歧视总分低于国内常模,与本次抽样群体教育程度较高,听过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理解患者的疾病表现,同情病人有一定关系。患者社会支持低,病耻感严重,贬低-歧视、保密、分离、不同/羞耻得分高于国外常模中点(2.5),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全国常模。与患者对自己评价不高,被歧视经历内化有关,不幸罹患精神疾病让患者感到羞愧、无助,为减少被歧视经历,病人拒绝和外界交流,对自己的病情保密,自我隔离。量表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相关性。心理干预是社会支持的方式之一,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病耻感、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得分下降,社会支持得分上升,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积极的社会支持、正性情绪能帮助患者改变疾病认知,正确面对疾病,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对公众采取教育、说服的方法应对歧视,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农村电子商务拉近了偏远贫困农村与社会大市场的距离,对区域扶贫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针对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大沙社区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对接社会大市场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加
文中介绍了陕西省农副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推动政策落实、加大创新力度以及迎合消费升级需求是促进农副食品产业加速发展的有效对策.
人参皂甙(Ginsenoside)是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目前,人们已经从人参植物中至少分离出40多种人参皂甙单体。人参皂甙Rd为人参皂甙二醇型组中的重要的单体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可易化学习和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具有提高神经功能可塑性的作用。目前认为,成年动物的学习和记忆与海马齿状回存在的持续性神经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提示人参皂甙很有可能参与到神经发生的过程中
目的:通过非诺贝特对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探索调脂药在兔眼角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上非诺贝特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的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2
背景与目的近视眼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对于近视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