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起,国家层面鼓励更多的出国学习与交流,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局面有深远影响。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公派教师出国(境)能够推动我国科教事业与人才发展,尤其是公派出国政策,会很大程度地影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充分运用出国交流学习的功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化,并基于逐步提升的人力资本存量来实现国家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新公共政策理论、培训迁移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陕西省高校教师因公出国(境)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现状分析总结出目前陕西省高校教师因公出国(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为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面,政府方面主要是因公出国(境)的审批问题;因公出国(境)政策太过缩紧;信息不够公开;管控过严。学校方面主要是派出针对性不强;缺乏明确的目标宣传;重量不重质。教师方面主要是忽略国际合作重要性;不够了解因公出国(境)政策。通过分析最终得到的优化对策是:政府方面的优化对策主要有精简审批流程;建立教师出国回访机制。学校方面的优化对策主要有遵循“按需派出”,构建人才梯队;进行必要的宣传;遵从“效益优先”原则提高质量;增加公派出国资助方式,增加资本投入;优化教师因公出国(境)对策。教师方面的优化对策主要有加强国际合作并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因公出国(境)政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