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膝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因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术后口服我科自拟痛风方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自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因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经药物治疗后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35例患者资料,按术后服用不同药物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17例,术后予以别嘌醇片(Allopurinol)口服治疗,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40.1±5.6岁(28岁~66岁),平均病程8.6±1.7年(6.1年~11.3年);观察组18例,术后予以我科自拟痛风方(均为我院制剂室统一煎制)口服治疗,男16例,女2例,平均年龄41.2±5.8岁(28岁~67岁),平均病程8.4±1.6年(6.2年~11.1年)。对比观察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膝关节功能活动及生化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4天,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的功能,分别用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进行数据分析;于术前、术后14d、术后3月、术后6月检查患者血BUA,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比较,跟踪随访半年以上。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手术前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4天与手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术后14天观察组分别优于对照组同时间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4天两组生化指标(B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术后6月观察组BUA数值均较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低,同一时间点2组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配合自拟痛风方与别嘌醇片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服用自拟痛风方比服用别嘌醇片术后恢复快,较少出现副作用,且跟踪调查6个月以上术后观察组未见复发,而对照组有2例复发。因此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后,配合自拟痛风方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结肠癌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已证实与遗传、环境、饮食、运动、体重、慢性肠道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炎症因素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特别是炎性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