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哈尔滨市老龄化到来的时间较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加上曾经实行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近些年青年人口外迁数增多,在进入老龄社会后发展速度加快、程度加深。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安顿好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人健康的身体是安享晚年的前提,但我国的医疗体制本身存在问题,这给老年人医疗、养老保障带来了更大困难。2013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更好的融合,为老年人养老和看病提供方便,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哈尔滨市在2016年被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和民政部办公厅选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因此有必要对哈尔滨市医养服务养老模式进行深入地跟踪研究。若想将医疗和养老有效的结合利用,首先要考虑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只有切实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才能根据需求提供相应的供给,保证供给的有效性,只有服务的对象获得满意的服务,医疗和养老的结合才有必要和意义,医养结合实施的成功与否才能够评定。论文以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哈尔滨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初期实施阶段的资源供需情况作为研究内容,运用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经典理论,对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预测模型预测短期失能、半失能及患慢性病老人数量变化情况,推算出用于养老的医疗资源需求数量,与目前医疗资源数量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医疗资源紧缺数量。结合资源的供求现状分析出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借鉴国外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对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为哈尔滨市及其他城市发展医养结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