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醇在提取秦俑一号坑脆弱遗迹的安全性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文物大国,无论是博物馆陈列出的各类型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是库房内未被展陈出的文物,它们都会经历一次挖掘出土与后期保护修复的过程。文物遗迹想要完整地保留出土时的历史信息,出土的提取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技术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技术难点,是关乎文物安全及后续保护修复至关重要的一步。出土遗迹面临着环境突变或是不同恶劣程度的地形地势影响,使原本已十分脆弱的遗迹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提取方法需要具备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能够安然无恙地把文物遗迹从地下提取出来,确保文物的信息完整和质地安全,对文物不能造成二次伤害。考古发掘现场所运用的提取方法应综合考虑文物遗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薄荷醇应用于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对薄荷醇这种新型固型材料进行安全性研究。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概述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论述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提取时所使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及原则。并介绍几种常用提取技术,系统回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述石膏提取、聚氨酯泡沫提取、环十二烷提取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薄荷醇提取几种方法的使用情况、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并根据文物保护材料的要求和保护原则,展望更好的新型固型材料。第二章介绍秦俑一号坑发掘现场的背景,出土的文物与遗迹的概况,总结了一号坑总共进行过三次大发掘,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发掘中,不断地出土陶俑和陶马,有些保存较为完整地出土,有些则因为受到种种原因而残缺。但是相比于较为稳定的陶俑和陶马,其它的脆弱遗迹的出土或提取和保存,则更为艰难。为了保证发掘工作的进度,出土的脆弱遗迹一般不采取回填,因为土层下面还可能有更多的其它文物,所以,脆弱遗迹的提取是一项艰巨和十分有意义的任务。第三章模拟土样保护研究,秦俑一号坑出土遗迹时,有些土壤中夹杂着一些木屑。本章内容为模拟制作参杂有木屑和没有参杂木屑两种土样,施加薄荷醇作用于两种不同类型土样,使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测试土样表面及内部薄荷醇的作用情况,观察薄荷醇升华前后,土样的内部结构是否变化。结果证明薄荷醇的渗透性不深,以零星状分布在土样内部的孔隙中,最深不超过5mm深度。第四章模拟一号坑出土脆弱遗迹彩绘层和生漆层,通过测试其施加薄荷醇升华前后的色度变化、微观形貌、残留物分析,检测薄荷醇应用于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的安全性。实验证明薄荷醇不影响脆弱遗迹表面的微观形貌和结构,不产生残留,对彩绘和生漆色度的影响在色差允许3.0范围内。第五章在薄荷醇安全性研究的基础上,实际操作应用于秦俑一号坑T23G11:38号俑彩绘生漆压痕、T23G11:0023弓弩和T23G8:029竹秘三处脆弱遗迹的提取,过程中没有发生断裂和崩塌,成功提取至修复区。
其他文献
超临界锅炉采用直流运行方式,具有启动速度快、变负荷能力强等突出优点,适与参与调峰运行。锅炉频繁启停和负荷变化导致部件应力波动频繁,加速寿命损耗,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本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网络辅助性教学被逐渐引入对外汉语的教学当中,本文选取了七个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网站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就其中的汉字教学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15岁以上居民疟疾相关知识(K)、态度(A)、行为(P)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居民疟疾KAP的因素,为当地有效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疟疾防控的目
当前,“散机”现象严重,加之拦机、截机,使水稻跨区作业合同难以兑现;中介组织行为不规范,也造成了水稻机收作业市场秩序混乱;跨区作业市场供求信息滞后、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