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学者则是从80年代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已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的大纲提出了现代教育的标准,是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因此,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如何学,已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差的破迷之术,学习策略也就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采用的是个案研究方法,所选研究对象自长沙县湘龙中学—普通中学的四位高三理科男生,他们理科成绩好但英语成绩差。本文以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为依托、从学习心理和语言生理记忆能力和语言编码能力等方面出发,试图探索这四位理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通过对他们在英语学习上一年的课堂跟踪和课外观察,个人访谈、日记个案研究的形式,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不仅学习方法单一,习惯把数理化做题和公式推导学习方法习惯地准确无误地照搬到英语上,而且总是满足于可理解输入,虽对输入的知识能理解,但不能通过记忆吸收和内化,忽略和轻视记忆策略的使用。然而,记忆又是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同时,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偏好视觉、语意编码、高频率地使用猜测、认知策略、过度延伸等活用策略却产生了误导作用,这些策略的使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建立在词块、句型记忆和文章的背诵的基础上。此外,他们的单词记得快忘得快,不善使用复习策略。对于这些,这四位理科学生既没有意识到,又认识不够,因而导致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失败和高考的失利,英语科目的不平衡发展使得他们或是无缘于大学或是未能如愿以偿就读重点大学。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和分析这些理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特点,提高他们在学习上的策略意识,特别是记忆策略意识、元认知意识等,拓宽他们单一的学习方法,希望他们能够对待不同的科目,根据不同学科性质及材料,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同时把记忆策略置于首位。也让教理科班的英语任课教师能够清醒地认识这类理科学生的学习现象,对他们进行策略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