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S小学机器人课程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机器人教育进入到中小学课堂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中小学开始设置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并将其与各个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在推广编程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中小学将机器人课程作为创新教育的载体,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处理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尽管机器人教育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但实际上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通常利用社团课、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校本活动等课程开展机器人课程的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可供学习的机器人设备有限,在机器人课堂中多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达到协作的效果,学生存在“搭便车”,“一人独揽全组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共享精神,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与他人面对面交流,利用有限的机器人设备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协作交流能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作为教学实施者兼研究者,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发现机器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同时设计了一些列针对零基础学生的机器人课程,通过三轮行动研究进行迭代更新,分析了行动研究后的教学效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小学机器人的发展尽绵薄之力。首先,笔者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协作学习的发展,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了待解决的问题,整理了本研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本研究中运用的理论进行了详述。以上内容为本研究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一学期37课时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课堂教学活动及系列配套机器人课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步,对机器人社团的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的问卷调查,从积极互赖、面对面沟通、个人责任、人际交往技能、小组互评等五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制定相应的课堂观察记录表以及访谈提纲。第二步,在理论基础与实际调查情况上,以促进学生协作分工,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为目标,分析了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设计了协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小组内的角色进行了分工。第三步,结合EV3机器人特点和学校社团的上课安排对机器人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课时进行了说明,制定了教学实施流程及教学活动评价方式。接下来,笔者对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实施采取行动研究,以S小学为实践基地,以该校机器人社团里20名2-5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每轮实施后,通过焦点学员访谈以及课堂观察记录的反馈,对课堂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修改,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进行迭代更新,不断完善小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以期为广大从事机器人行业的研究者提供详细的案例。然后,笔者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积极互赖、面对面沟通、个人责任、人际交往技能、小组评价五个维度进行前后测效果分析。其次从课堂学生成果收获和学员访谈等方面来进一步说明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成果。最后对三轮行动研究进行总结,并从协作学习角色分工,教学内容、教师的作用以及分组策略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出建议。最后,基于协作学习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乐高机器人和太空挑战赛的全部知识,更多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学会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本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其他文献
报纸
学位
尽管来自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普遍认为动机是决定二语或外语学习程度高低、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但近几年来对语言学习负动机的研究变成了一股流行的浪潮,极大地吸引了语言研究者和专家的注意。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学习者动机水平降低的这一现象称之为负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下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对英语课不感兴趣。动机的积极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听、说、读、写、看是高中生所需要掌握的五项基本语言技能。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注重应试内容,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品质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生力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聚力量投身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事业、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本文通过对春秋时期秦国青铜器的研究,梳理铜器发展变化的阶段,从而与秦人迁徙的历史相对应,主要摘要结论如下:一形制与分期。主要对春秋时期秦国墓葬出土的鼎、簋、方壶、方甗、盘、匜、盉、盆等八个主要器类进行类型学分析,每类器物的形制演变都较为规律。墓葬资料分为三期。第一期,器物较多地保留了西周晚期铜器的风格和特点,时代为春秋早期,从襄公时期到德、宣之交。第二期:器物在形制上基本脱离西周晚期的风格,向秦式
赣南采茶戏从萌芽时期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并于2006年被评选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赣州市安远县九龙山,其历史发展变化经历过:采茶歌---采茶灯---三角班---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客家人创造的剧种,与客家人种茶、饮茶的习俗密不可分,剧目上很少有正剧和悲剧,基本上都是喜剧或者闹剧。赣南采茶戏的腔调一般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这四类,舞蹈则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与
学位
学位
人类在与自然界互相博弈地过程中前进,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不断的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这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而在探索研究如何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现今,要想真正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借助国民基础性教育的力量,将生态文明教育融于到基础性教学中,尤其是充分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这一平台,以加强年轻一代的生态文明理念。本文是在中国传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