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十八大报告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正式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从理念上发生了巨大变革,“生态宜居”日益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词。河流作为陆地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作为人类宝贵资源的一部分,作为滨河城市空间构成的一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保持人类社会长期繁荣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都起着关键作用。城市河流以其特有的生态与社会双重属性为城市创造了自然美景与经济财富。然而,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因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从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河流也成为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人类开始恢复河流生态,治理城市水污染,修复滨水景观。相对于传统的完全工程化河流治理方式,“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引I导新时期河流整治的理念。如何在城市河流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水环境,如何应用生态修复达成当今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给出可供参考的答案。本文从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针对城市河流生态功能、修复措施和生产效益方面,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一般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此评价体系对城市河流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其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首先,综合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与后续效果评价的经验,并根据城市河流功能分类与生态修复技术实施体系,文章构建并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效果的“环境效应一价值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与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该体系的环境效应方面包含一般河流健康评价的生态、水文、地貌等指标和生态修复措施影响的指标;效益价值方面主要涉及城市河流的社会经济功能的指标,如景观、游憩等指标。二者结合使用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其次,本文以北京市母亲河永定河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切实对永定河北京段实施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生态护岸、堤防修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水系修复、滩地与生态岛修复以及浅水湾、溪流等河流地貌的修复。结合资料收集、现场采样调查与问卷统计的方式,利用“环境效应—价值效益”评价体系对永定河已经过生态修复河段进行了效果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复合权重法,方法客观实用具有可推广性。结果显示:永定河的生态修复整体上是成功的,生态修复工程使曾经生态退化、风沙弥漫的永定河又再度出现了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景象,达到了“河溪、湖泊与湿地相互穿插交替”的生态效果。在防洪功能上,解决了防洪与绿化双重问题,但是城区段没有达到设计的水质标准,应该在水质净化与维护方面加强管理。第三,重点讨论了生态修复工程对永定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从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4方面分析。结合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修复类型区分类,计算得出不同类型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值,结果显示永定河各不同类型河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差异,但并不显著;生态修复工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河流的健康运转。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与量化方法简便易懂、切实可行;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建议以及趋势,以期能够科学评价城市河流治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