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尤其是对于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大量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病毒的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已发现与CRC发病相关的病毒有:EV71病毒、EB病毒、HPV病毒、人类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都有检出EV71,且癌组织中的检出率比癌旁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关于EV71与CRC发病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癌症的发生、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它既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又具有抗肿瘤作用。HER-2已经被证明其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抑制细胞调亡、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等机制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但在CRC中的表达仍存在不同观点。和正常细胞比较,肿瘤细胞的某些碱基对因为插入或缺失而导致微卫星长度的变化叫做微卫星不稳定性,它是由错配修复基因缺陷而引起,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高表达的CRC患者,临床表现较差,但预后更好。巨噬细胞、HER-2、微卫星在CRC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有定论。研究EV71感染、巨噬细胞(CD68+和CD206+)、HER-2、微卫星与CRC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对探讨CRC的发病机制、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巨噬细胞的浸润,以及癌组织中HER-2、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探讨EV71病毒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对CR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我们从医院的8年共3365例CRC病例中挑选了9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EV71病毒、巨噬细胞(CD68、CD206)、HER-2、MLH-1、PMS-2、MSH-2、MSH-6抗原的表达情况。了解各蛋白表达情况,阐明相互关系,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的表达特点,对CRC患者进行生存资料的收集和随访,结合生存分析,探索这些蛋白表达对于转移以及预后的意义,找出对于预后影响较大的因素,从而为CRC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结果:EV71病毒抗原在CRC中的检出率为67/98例(68.4%)。其中TNM分期I期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10/18);Ⅱ期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22/30);Ⅲ期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12/18);Ⅳ期阳性为23例(阳性率为23/32),各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9)。并且CRC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免疫指标和生存预后之间都无显著相关性(P>0.05)。
CD68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程度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68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38)。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P=0.042)。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和生存预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EV71与CD68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V71(+)CRC组中的CD68表达强度大于EV71(-)组(P=0.039)。
CD20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深度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206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19)。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P=0.049)。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对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影响,CD206强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D206弱表达组(p=0.031)。癌组织中EV71与CD206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HER-2(-)表达有43例,(+)表达有34例,(++)表达有21例。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有关,没有淋巴结转移组(p N0)中HER-2的表达强度大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N+)(P=0.049)。癌组织中EV71与HER-2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微卫星不稳定有22例,微卫星稳定有76例。相比较直肠,结肠的CRC患者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17)。肿瘤浸润深度与癌组织中微卫星的表达有关,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28)。癌组织中EV71与微卫星稳定性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通过分析影响CRC患者危险性的因素,我们发现:相比较直肠而言,结肠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直肠患者的2.536倍(P=0.026);HER-2(-)的CRC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HER-2(+)患者的2.348倍(P=0.039)。
通过对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发现:年龄<60岁组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明显长于年龄≥60岁组且年龄≥60岁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60岁的6.716倍(P<0.001);直肠癌组的DFS明显长于结肠癌组,且结肠癌组患者相对危险度为直肠癌的3.152倍(P=0.005);CD206(++~+++)的DFS明显长于CD206(+)且CD206表达(+)组为CD206表达(++~+++)组的患者相对危险度的2.104倍(P=0.035);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的DFS明显长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且T3-4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T1-2的11.778倍(P=0.015);癌细胞没有远端转移组(M0)的DFS明显长于有远端转移组(M1)且M1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M0的3.043倍(P=0.001);TNM分期Ⅰ~Ⅱ期的DFS明显长于TNMⅢ~Ⅳ期且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Ⅰ~Ⅱ分期的3.414倍(P=0.002)。通过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我们发现年龄(P<0.001)、病理T分期(P=0.032)、病理M分期(P=0.024)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CRC组织中确实存在EV71病毒,并且EV71病毒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对CRC的进展以及预后产生影响。EV71病毒可能与CRC组织中HER-2的表达和微卫星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关系。CRC的转移与发病部位和HER-2的表达有关。年龄、发病部位、CD206的表达、癌细胞浸润深度、是否有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是影响CRC患者存活时间的主要原因。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巨噬细胞的浸润,以及癌组织中HER-2、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探讨EV71病毒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对CR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我们从医院的8年共3365例CRC病例中挑选了9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EV71病毒、巨噬细胞(CD68、CD206)、HER-2、MLH-1、PMS-2、MSH-2、MSH-6抗原的表达情况。了解各蛋白表达情况,阐明相互关系,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的表达特点,对CRC患者进行生存资料的收集和随访,结合生存分析,探索这些蛋白表达对于转移以及预后的意义,找出对于预后影响较大的因素,从而为CRC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结果:EV71病毒抗原在CRC中的检出率为67/98例(68.4%)。其中TNM分期I期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10/18);Ⅱ期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22/30);Ⅲ期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12/18);Ⅳ期阳性为23例(阳性率为23/32),各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9)。并且CRC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免疫指标和生存预后之间都无显著相关性(P>0.05)。
CD68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程度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68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38)。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P=0.042)。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和生存预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EV71与CD68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V71(+)CRC组中的CD68表达强度大于EV71(-)组(P=0.039)。
CD20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深度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206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19)。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P=0.049)。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对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影响,CD206强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D206弱表达组(p=0.031)。癌组织中EV71与CD206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HER-2(-)表达有43例,(+)表达有34例,(++)表达有21例。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有关,没有淋巴结转移组(p N0)中HER-2的表达强度大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N+)(P=0.049)。癌组织中EV71与HER-2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微卫星不稳定有22例,微卫星稳定有76例。相比较直肠,结肠的CRC患者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17)。肿瘤浸润深度与癌组织中微卫星的表达有关,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28)。癌组织中EV71与微卫星稳定性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通过分析影响CRC患者危险性的因素,我们发现:相比较直肠而言,结肠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直肠患者的2.536倍(P=0.026);HER-2(-)的CRC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HER-2(+)患者的2.348倍(P=0.039)。
通过对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发现:年龄<60岁组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明显长于年龄≥60岁组且年龄≥60岁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60岁的6.716倍(P<0.001);直肠癌组的DFS明显长于结肠癌组,且结肠癌组患者相对危险度为直肠癌的3.152倍(P=0.005);CD206(++~+++)的DFS明显长于CD206(+)且CD206表达(+)组为CD206表达(++~+++)组的患者相对危险度的2.104倍(P=0.035);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的DFS明显长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且T3-4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T1-2的11.778倍(P=0.015);癌细胞没有远端转移组(M0)的DFS明显长于有远端转移组(M1)且M1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M0的3.043倍(P=0.001);TNM分期Ⅰ~Ⅱ期的DFS明显长于TNMⅢ~Ⅳ期且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Ⅰ~Ⅱ分期的3.414倍(P=0.002)。通过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我们发现年龄(P<0.001)、病理T分期(P=0.032)、病理M分期(P=0.024)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CRC组织中确实存在EV71病毒,并且EV71病毒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对CRC的进展以及预后产生影响。EV71病毒可能与CRC组织中HER-2的表达和微卫星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关系。CRC的转移与发病部位和HER-2的表达有关。年龄、发病部位、CD206的表达、癌细胞浸润深度、是否有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是影响CRC患者存活时间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