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EV71感染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尤其是对于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大量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病毒的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已发现与CRC发病相关的病毒有:EV71病毒、EB病毒、HPV病毒、人类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都有检出EV71,且癌组织中的检出率比癌旁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关于EV71与CRC发病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癌症的发生、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它既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又具有抗肿瘤作用。HER-2已经被证明其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抑制细胞调亡、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等机制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但在CRC中的表达仍存在不同观点。和正常细胞比较,肿瘤细胞的某些碱基对因为插入或缺失而导致微卫星长度的变化叫做微卫星不稳定性,它是由错配修复基因缺陷而引起,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高表达的CRC患者,临床表现较差,但预后更好。巨噬细胞、HER-2、微卫星在CRC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有定论。研究EV71感染、巨噬细胞(CD68+和CD206+)、HER-2、微卫星与CRC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对探讨CRC的发病机制、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巨噬细胞的浸润,以及癌组织中HER-2、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探讨EV71病毒相关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对CR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我们从医院的8年共3365例CRC病例中挑选了98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EV71病毒、巨噬细胞(CD68、CD206)、HER-2、MLH-1、PMS-2、MSH-2、MSH-6抗原的表达情况。了解各蛋白表达情况,阐明相互关系,并综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的表达特点,对CRC患者进行生存资料的收集和随访,结合生存分析,探索这些蛋白表达对于转移以及预后的意义,找出对于预后影响较大的因素,从而为CRC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结果:EV71病毒抗原在CRC中的检出率为67/98例(68.4%)。其中TNM分期I期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10/18);Ⅱ期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22/30);Ⅲ期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12/18);Ⅳ期阳性为23例(阳性率为23/32),各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9)。并且CRC组织中EV71病毒抗原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免疫指标和生存预后之间都无显著相关性(P>0.05)。
  CD68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程度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68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38)。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有影响(P=0.042)。癌组织中CD68的表达和生存预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EV71与CD68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V71(+)CRC组中的CD68表达强度大于EV71(-)组(P=0.039)。
  CD206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6)。肿瘤浸润深度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中CD206的表达强度大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P=0.019)。同时TNM分期对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有影响(P=0.049)。癌组织中CD206的表达对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影响,CD206强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D206弱表达组(p=0.031)。癌组织中EV71与CD206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HER-2(-)表达有43例,(+)表达有34例,(++)表达有21例。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有关,没有淋巴结转移组(p N0)中HER-2的表达强度大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N+)(P=0.049)。癌组织中EV71与HER-2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CRC中微卫星不稳定有22例,微卫星稳定有76例。相比较直肠,结肠的CRC患者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17)。肿瘤浸润深度与癌组织中微卫星的表达有关,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更容易存在微卫星不稳定(P=0.028)。癌组织中EV71与微卫星稳定性的表达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通过分析影响CRC患者危险性的因素,我们发现:相比较直肠而言,结肠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直肠患者的2.536倍(P=0.026);HER-2(-)的CRC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是HER-2(+)患者的2.348倍(P=0.039)。
  通过对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发现:年龄<60岁组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明显长于年龄≥60岁组且年龄≥60岁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60岁的6.716倍(P<0.001);直肠癌组的DFS明显长于结肠癌组,且结肠癌组患者相对危险度为直肠癌的3.152倍(P=0.005);CD206(++~+++)的DFS明显长于CD206(+)且CD206表达(+)组为CD206表达(++~+++)组的患者相对危险度的2.104倍(P=0.035);癌细胞未侵及浆膜层组(p T1-2)的DFS明显长于癌细胞侵及浆膜层组(p T3-4)且T3-4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T1-2的11.778倍(P=0.015);癌细胞没有远端转移组(M0)的DFS明显长于有远端转移组(M1)且M1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M0的3.043倍(P=0.001);TNM分期Ⅰ~Ⅱ期的DFS明显长于TNMⅢ~Ⅳ期且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相对死亡危险度为Ⅰ~Ⅱ分期的3.414倍(P=0.002)。通过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我们发现年龄(P<0.001)、病理T分期(P=0.032)、病理M分期(P=0.024)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CRC组织中确实存在EV71病毒,并且EV71病毒可能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对CRC的进展以及预后产生影响。EV71病毒可能与CRC组织中HER-2的表达和微卫星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关系。CRC的转移与发病部位和HER-2的表达有关。年龄、发病部位、CD206的表达、癌细胞浸润深度、是否有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是影响CRC患者存活时间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解放区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由启蒙的个性主义向有组织的集体主义迈进的重要转折期,而丁玲此时期思想创作的转变,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时期进入解放区的作家的有机化转变与话语重构的艰难而复杂的心路历程。  延安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方面源于知识分子自身对于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媒体所宣传的延安与知识分子对苏联自由图景的想象交融;另一方面,战争环境下的解放区文艺政策自由宽松,契合知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以一个作家命名的文学现象并不多见,类似的有“何其芳现象”、“路遥现象”、“柳青现象”等。这些作家所体现的文学现象,均显示出作家自身或作品创作的独特性,又具有某种代表性、对整个文学领域产生与众不同的影响力。如果一个作家能成为“现象”,就意味着他是一个蕴涵着丰富审美内涵并具有相当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文学史存在,值得作为个案予以具体深入的学理分析。梁斌的文学创作在时代和政治的夹缝中大
学位
传统语言学观点把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手段,而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手段。乔治·兰考夫(G.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Johnson)通过运用大量的隐喻实例证明语言和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概念隐喻,把对隐喻的认识提到了认知的高度。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建构的。隐喻是一个结构相对熟悉的、具体的始源域到一个结
学位
《猫》作为音乐剧成熟期的经典剧目,写下了音乐剧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该剧迄今为止是全世界上演时间最长,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台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票房收入超过26亿美元,它在国际上获大奖无数。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人们对它的研究却仅停留在其剧情介绍、创作背景、商业成就、主要角色的性格分析、简单的歌曲、舞蹈点评等方面,这对经典作品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猫》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它音乐的成功,在它的音乐
学位
碳纳米管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当碳纳米管进入到水环境中时,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污水处理设施,影响其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类污水。植物多样性会影响人工湿地功能,包括植物生物量生产、污染物去除和氨挥发等。有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会降低包含单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能力,如氮去除。但是碳纳米管干扰对多物种混种的高多样性人工湿地的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碳
学位
在拟南芥中,Polycombgroup(PcG)蛋白主要参与两类抑制复合体PRC1和PRC2发挥组蛋白修饰和抑制转录的作用。PRC1具有组蛋白H2A泛素连接酶活性,可介导组蛋白第121位赖氨酸发生单泛素化修饰,PRC2具有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甲基转移酶活性,能介导产生H3K27发生三甲基化。目前,拟南芥的PcG蛋白各个组分均有过详细介绍,但是,尚未有研究将这两种组蛋白修饰对转录的调控的影响,以
学位
肝癌是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病因中排名第二。随着科技的进步,肝癌在手术治疗和干预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它的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使得肝癌依旧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还需深入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AURKA属于Aurora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它编码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该激酶定位在中心体上,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中心体的复制、纺锤体两极
学位
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极高。已有研究发现神经粘附分子L1CAM、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CP2、NUDT21在几种癌症中是致癌基因,提示这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质瘤预后和恶性程度相关。本课题研究结果发现L1CAM、MeCP2、NUDT21在胶质瘤干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可以组成L1CAM/MeCP2/NUDT21蛋白功能复合体,进而影响胶质瘤患者
背景:在我国,小细胞肺癌(SCLC)每年影响约40万名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仅为6%,严重危及患者生命。SCLC的常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以及耐药等特点,SCLC的预后较差,针对这种治疗现状,人们急需找到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靶向治疗方法。BRD4是一种转录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介导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BRD4抑制剂在多种癌症的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