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参数对某混合酸体系中镍电结晶组织结构的影响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镍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塑性加工性能和焊接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元部件、石油化工行业、食品加工业、航空航天和军工业等领域。目前硫化镍阳极隔膜电解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生产镍的工艺,用该种方法生产的镍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由于电解体系和工艺参数的不同,所以镍电结晶组织结构就会不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p H值和镍离子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镍电结晶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电沉积镍的晶粒择优取向、大小、结构参数和电结晶镍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阴极电流密度为190~310 A/m~2时,电结晶镍表现为沿(111)晶面择优生长。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电结晶镍(220)晶面的织构系数呈增大趋势,同时晶粒尺寸也逐渐增大,表面颗粒尺寸也增大。当电解液温度为35℃时,电结晶镍沿(220)晶面择优取向;当电解液温度为45~75℃时,转变为(111)晶面择优取向,且织构系数在55℃时最大为63.2%;随着电解液温度的升高,电结晶镍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电解液温度为45℃时,电结晶镍的表面形貌为细小均匀的截角八面体“金字塔”状团簇结构,在55℃时其转变为分布杂乱的针状,65℃以上时变为大小不均匀的交织胞状团簇结构。镍离子浓度增大,电结晶镍会由(200)晶面织构变为(111)晶面织构,晶粒尺寸减小,表面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当电解液p H值为1.2~6.0时,电结晶镍的晶粒都表现为(111)晶面择优取向。随着p H值的增大,(111)晶面衍射峰的强度缓慢增大,晶粒尺寸为28~42 nm。当p H为1.2和2.4时,电结晶镍表面为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状;当p H增大到3.6和4.8后沉积层表面颗粒变得大小不均匀;p H为6.0时沉积层表面变得比较光滑,但会有裂纹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工艺参数的改变会导致晶格发生畸变,从而在沉积层内有应力存在。采用XRD和SEM方法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电结晶镍的择优生长、晶粒大小、表面形貌和截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沉积时间的增加,电结晶镍的晶体生长方向会发生变化,由最初的(111)(200)晶面织构变为16 h后的(220)晶面织构;电结晶镍的表面形貌由棱锥状慢慢变为胞状,生长机制由开始时的螺旋位错生长变为累积长大机制。对电结晶镍的横截面组织观察表明沉积层的大部分晶粒呈柱状形式生长,并且垂直于始极片,晶粒大小沿沉积厚度方向呈阶梯状分布。最后,对工业生产的电解镍沉积层纵截面进行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表明:镍沉积层由细晶粒层和粗大晶粒区组成,粗大晶粒区为柱状晶并垂直于始极片,晶粒大小沿着沉积层的厚度呈阶梯状分布。晶界角与晶粒大小有关,而重合位置点阵与择优取向有关,因此电沉积镍中晶界错配角主要为15°以上的大角度晶界,重合位置点阵∑3出现的频率最高。
其他文献
Al4SiC4具有高熔点(大约2037℃)、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优异的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等,它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耐火材料,这些年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合
“你好,请测试一下体温,没事最好别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护,戴好口罩,现在非常关键,都不要掉以轻心……”开展防疫工作以来,这地地道道的大连话传遍了大孤山街道富港社区的各个
期刊
水质基准是国家及地方进行污染物风险应急及长期水质管理的理论基础。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为了给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些研究人员在国家层面开展了污染物的水质基准研究工作,但是,我国土地宽广,不同地区环境差异性大,以国家基准作为地方水质管理的参考,难免有失妥当。氨氮是我国水体中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污染物,在研究之初也是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一条支流-清潩河流域的主要污染因子,部分学者已针对
学位
化学镀Ni-P镀层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而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为了进一步拓展化学镀镍层的应用范围,在化学镀镍溶液中掺杂入第三种粒子可以获得性能更优异的镀层。PTFE粒子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优异的不粘性和极低的表面能,将PTFE粒子掺杂入Ni-P镀层中可以结合PTFE粒子和Ni-P镀层的优点。我们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Ni-P及不同PTFE粒子含量的Ni-P-PTFE镀层
气力输送是利用气体作为输送介质,将管道中的固相颗粒物料从一处运往另一处的输送方式。因在输送过程中没有回程,且管道中的固相颗粒物料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既不会受到外界
期刊
1.不法分子假借P2P之名,吸收资金后进入平台账户形成资金池,行非法集资之实,将资金置于极大风险之中,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款就无法兑现.rn2.不法分子假借私募基金为名,但违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