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问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于诸如什么是党的执政基础、怎样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些基本问题,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明确。对其中许多具体的问题,人们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这一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非常有必要做出明确地回答。这正是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历史考察——现实矛盾分析——现实对策”的逻辑线索,展开对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的研究。本文正文共分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党的执政基础的理论分析”。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从本质和规律的层面上,对有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界定了党的执政基础的定义。党的执政基础,是指党执掌国家政权所依赖的根本条件。其次,探讨了党的执政基础的本质内涵。党能否执掌好国家政权,在根本上决定于党能否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赢得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三,着重分析了党的执政基础的构成。从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角度看,党的执政基础包括生产方式基础、意识形态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基础;从党团结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赢得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角度看,党的执政基础包括群众基础、阶级基础、党的自身基础。二者尽管分类的角度不同,但实质相同,二者相互渗透统一,共同构成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实践考察”。主要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法,回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实践过程,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本章具体从“全面奠定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十年内乱时期”、“新的发展时期”这四个时期,考察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历史实践的五点主要启示,即“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不能本末倒置”,“全面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不能狭隘片面”,“循序渐进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不能急于求成”,“具体地历史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不能僵化保守”,“以开放的眼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不能自我封闭”。 第三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分别从国际新环境、国内新形势和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提出的挑战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矛盾。首先, 中国共产党执政二础研究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和西方的“西化”、“分化”战略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提出的现实挑战。其次,分析了国内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出的新挑战。第三,分析了党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所提出的新挑战。 第四章,“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构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本思路。第一,增强全党的执政意识,这种意识包括牢牢掌握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权观念、依靠促进社会发展和赢得群众拥护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观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的优患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胜信心。第二,高度重视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高度重视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从根本上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社团组织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第三,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自身基础,要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