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双胞胎湖羊公羔,配对试验设计,以羔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为基础实验指标,探索早期发育过程中日粮脂肪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16SrDNA测序揭示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综合评价日粮脂肪水平对羔羊的生理营养作用,为羔羊的早期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使用技术。共包括3个试验,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日粮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脂肪水平对湖羊公羔生长发育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湖羊公羔30对,分为正常脂肪组(NF)和高脂肪组(HF)。NF组饲喂代乳粉(EE:15%)和开食料(EE:2.8%),HF组代乳粉(EE:27%)和开食料(EE:5%),饲喂至60日龄。60120日龄饲喂相同开食料。定期晨饲前称重并在60、90及120日龄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学指标。结果表明:1)在30、50、90及120日龄时,HF组羔羊体重显著高于NF组(P<0.05),且总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NF组(P<0.05)。2)试验期内HF组羔羊断奶前腹泻率有低于NF组的趋势(0.05<P<0.1)。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湖羊双胞胎公羔断奶前后的生长性能,降低断奶前腹泻率。试验二:日粮脂肪对早期断奶羔羊营养物质消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动物及处理同试验一。通过消化代谢试验测定了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相关指标。通过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为:在60日龄时,HF组羔羊的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羊肉的L*值、蒸煮损失及肉中EE含量均显著高于NF组(P<0.05)。在120日龄时,HF组的羔羊体重(BW)、宰前活重(LBW)、空体重(EBW)、胴体重(HCW)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NF组(P<0.05)。结论: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提高了60日龄时粗脂肪(EE)、干物质(DM)、OM、GE、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对屠宰性能有积极影响,提高了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试验三:日粮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湖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同试验一。60和120日龄时随机屠宰9对双胞胎羔羊,采集瘤胃液。结果表明,在60日龄时,HF组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NF组(P<0.05)。HF组变形菌门和纤维杆菌门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F组(P<0.05)。在120日龄时,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这项研究表明,60日龄时,高脂肪日粮可影响瘤胃中一些细菌的丰富度,如变形菌门和纤维杆菌门,琥珀酸弧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和粘质赛氏杆菌属显著升高,但梭菌属、小类杆菌属、罗氏菌属和丁酸弧菌显著降低。高脂肪日粮提高能量利用率,并对挥发性脂肪酸组成产生影响。综上,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以提高60日龄时羔羊生长性能和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的含量;日粮脂肪水平影响瘤胃发酵参数和一些微生物的丰度。且在120日龄时,HF组羔羊生长性能和肌内脂肪含量仍较高,而瘤胃微生物丰度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