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自东汉于民间兴起以来,至北朝迅速发展而至准国教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道徒、道观的人数增多,教义教规、组织形式的丰富完善,更体现在统治者的支持和道教地位的提高。与同一时期南朝道教相比,北朝道教更注重对道教仪式的改革和完善,促进了北朝道教仪式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文人对道教思想的接纳和吸收以及与道士的广泛交流,从而产生了较为丰富的道教仪式文学作品。本论文即以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为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该论文选题的意义价值、相关研究现状、预期目标和所采用的理论方法。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北朝道教仪式的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三节进行说明:首先,对北朝道教兴盛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说明;其次,对北朝道教仪式的内容,从寇谦之对道教仪式的改革和《无上秘要》中道教仪式的内容来展开;最后,就北朝道教仪式与文学的契合,对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梳理和考证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作品。首先,考察北朝道教仪式文学文献的基本状况及收录范围;其次,对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的名目、内容进行梳理和考证。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分析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的审美意蕴。首先,理清北朝道教仪式文学是以咒语的形式得以呈现;其次,分析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中咒语的思想内容;最后,探讨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中咒语的意象及审美意蕴。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第四章,分析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的表现特色。首先,对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北朝道教仪式文学的语言特色进行探讨;再次,对独具特色的文人代表庾信《步虚词》进行说明。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语,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在北朝道教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北朝道教仪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题材、意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整体特征,不仅有助于对北朝文学和道教的进一步了解,更有助于对道教文学这一历史学科的深入把握。
其他文献
清代是诗、文、词等传统文学体式全面复兴的时代,诗歌的成就尤为显著。就地域而言,蜀中诗歌创作亦蔚为大观。蜀籍诗人,如“遂宁三张”、“罗江三李”等,曾享誉全国。李鼎元不
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之一,他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有深具传统道家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有不同于新文苑其他作家的文本书写和学术研究。许地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与β-氧化脂肪酸遗传性疾病有关。其中最明显的可能是中链-酰基-辅酶A(COA)脱氢酶缺乏。作者对一婴儿猝死的和出生后第3天意外死亡的一个家族进行了调
期刊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本论文将在学术界对班固《汉书》史学范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偏重于对其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思考,并站在哲学与文学鉴赏
目的:分析评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间本科室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分
中国历代王朝中,若论市场经济之发达,当首推两宋。一国市场经济之规模,归根结底,必然表现为货币总量,而宋代的货币总量,当仁不让地居历代之冠。数字是有说服力的:唐代的最高年铸币量
报纸
王昆仑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学界知名的红学专家。王昆仑红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为其妻子曹孟君主编的杂志《现代妇女》撰写《红楼梦》人物评论系列文章,王昆
对乡土中国的关切和书写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新世纪以来,面对城市化的强势入侵,乡土世界日益萎缩,乡土小说的命运备受学界关注。《人民文学》自创刊始就与乡土小说颇有渊
目的:建立强力脑清素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成分五味子流浸膏(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以甲苯:乙酸
梁鸿写作的独特性主要是体现为她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农民之女的梁鸿具有鲜活的乡土经验,这是她进入乡土叙事的宝贵精神资源;同时她又是一位接受了现代多元知识谱系的学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