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眼病是眼科致盲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眼部供血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发生改变。又因眼动脉绝大部分来源于颈内动脉,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狭窄性疾病将影响眼部血流供应。本研究利用高频超声观察缺血性眼病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探讨缺血性眼病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经我院眼科确诊单眼患病的缺血性眼病患者57人,同期眼科门诊检查正常者50人。1.研究缺血性眼病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组:实验组:患者病眼(57例);对照组:患者对侧健眼(57例)。2.研究缺血性眼病患者眼缺血与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分组:实验组:患者患侧颈总及颈内动脉(57例),对照组:正常人一侧(右侧)颈总及颈内动脉(5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双眼球后血管及双侧颈部血管高频彩超检查,1.记录缺血性眼病患者:双侧眼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并观察频谱形态,同时收集所有入组缺血性眼病患者双眼眼底荧光造影的臂视网膜循环时间。2.观察记录缺血性眼病患者患侧及正常对照组右侧颈动脉有无斑块,斑块位置、大小及性质,并计算狭窄情况。分析缺血性眼病患者眼后主要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该病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缺血性眼病患者患眼与对侧健眼比较,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均减低,阻力指数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流频谱形态发生改变,臂视网膜循环时间显著延长(P<0.05)。2.缺血性眼病患者与颈动脉重度狭窄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存在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缺血性眼病患者病眼的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减低,阻力指数增高,血流频谱形态异常,臂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延长。2.缺血性眼病的发生与颈动脉重度狭窄存在相关性,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