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驱动电动车的控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是大量消耗石油资源和严重污染地球环境的大户;而电动车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石油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车具有系统简化,布置和控制灵活,无噪声和无污染等显著优点,研究电动车的控制对21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独立驱动电动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及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然后研究了跟车辆操纵特性密切相关的操纵动力学,建立了二自由度电动车基本操纵模型和四轮转向模型,并且对两个模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操纵模型的建立为电动车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重点讨论了电动车操纵模型的两种基本控制方式:间接稳定性控制方式和直接稳定性控制方式;论文探讨了间接稳定性控制方式的静态性和局限性,放弃了传统的基于Ackermann模型的间接稳定性方式而采用直接稳定性控制方式;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较少用于电动车控制的自适应理论,而自适应控制电动车更适合于用计算机实现。 再次,本文深入地讨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RAC),提出了使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MRAC的自适应律,该方法在保证控制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下使系统逼近期望性能指标;接着根据具体的电动车操纵动力学模型,运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MRAC求取了电动车控制系统的自适应律。 最后,为了使自适应律具有高精确性,本文引入了四级Runge-Kutta方法求取被控对象和参考模型的状态变量,并用此结果设计了MRAC的自适应律,并且对操纵动力学模型的状态变量进行控制系统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MRAC方法能够良好的控制电动车操纵动力学模型,从而验证了所选择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
其他文献
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它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例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生物医疗、军事与探险等,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方便了人们的生
进入了21世纪,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嵌入式系统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网络化、信息化以及传输标准的多样性和实时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架构的DS
电子定时与控制系统(ETACS)模块是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在汽车车身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品质量,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
直线电机是一种无需中间传动环节即可直接产生直线运动能的机电装置,因此直线电机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效率高和易于维护等特点。尤其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具有高响应、高刚度和高精度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合受到关注。PMLSM是伺服系统中执行机构的最佳选择。但是,直线电机的齿槽效应、端部效应、系统参数(动子质量、粘滞摩擦系数等)的变化、摩擦阻力的非线性变化以及状态的观测噪声等的存在,给系统的
为了高效、合理利用能源,世界各国开发了洁净燃煤发电技术,而随着蒸汽参数和装机容量的提高,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成为火力发电的主要趋势,而超临界锅炉采用的直流运行方式对机组的自动化程度要求很高,技术日益复杂。因此在火电厂热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电站仿真技术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山西兆光发电厂6号600MW超临界机组为仿真对象,在对整个锅炉的结构和运行特性进行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