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承重墙体材料中,实心粘土砖仍占据主要地位。它作为传统的墙体材料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使用实心粘土砖建造的砌体结构房屋已不能满足国家对民用建筑强制性节能的要求。因此,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根据当地地域和经济环境特点,研发新型墙体材料特别是新型承重墙体材料迫在眉睫。 通过对郑州段沿黄现场调查研究,了解到黄河淤泥是黄河冲击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砂至黄河下游,由于流速渐缓沉积落淤而形成的一种砂性土壤。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测得黄河淤泥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成分,并与粘土相比较,得出其异同点及变化规律。然后初选了粘土、粉煤灰、有机粘合剂等作为外加剂,进行不同配合比条件下的材性试验和分析。可知这几种外加剂对黄河淤泥各种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本实验利用黄河淤泥、粘土的组合,黄河淤泥、粘土、粉煤灰的组合,黄河淤泥、粉煤灰、有机粘合剂的组合,设计了几种掺入外加剂的配合比方案。 从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生产工艺装备的选择、建设投入产出比等进行综合分析,兼顾建筑设计要求、现有生产工艺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最终确定19个圆形孔多孔砖规格为240mm×115mm×90mm,符合GB13544-2000《烧结多孔砖》标准中的尺寸要求,同时又便于设计施工。 本课题在样本制作阶段,采用轮窑烧制,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处理原料方案,对物料的含水率、坯体的干燥、码窑和焙烧温度控制,生产出不同配合比的黄河淤泥承重烧结多孔砖成品。 配料方案选择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还要使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化,充分保证产品的质量。并根据不同配方、不同外加剂的坯料可塑性指数分析和产品的抗压强度试验等综合研究,首先选择了A5配方预作为规模生产的配料方案,并对其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抗压、冻融性、泛霜、石灰爆裂等)进行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黄河淤泥承重烧结多孔砖抗压强度为11.0MPa,达到MU10强度等级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GB13544—2000《烧结多孔砖》要求,可以代替实心粘土砖用于承重墙。并且符合开发地域资源、满足建筑结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黄河淤泥多孔砖的研究开发可望形成与沿黄地段建筑行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主导产品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