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史观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根本遵循。群众史观的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制约条件四个方面。我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立场是权力制度的中心、权力制约的基础、权力监督的保障。腐败的本质是权力人民属性的异化。保障权力的人民属性,是反腐败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反腐败工作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压倒性态势胜利的同时,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本文以群众史观为视角,从权力行使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心理、权力的体制机制两个方面分析腐败成因,进而对防治腐败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群众史观是反腐败的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概括了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群众史观的主要内容和当代发展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论述;群众史观揭示了权力本质,是树立正确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基础;从群众史观的角度揭示了腐败的本质。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当代中国腐败的现状和主要表现。论文对当前腐败的总体情况进行概括,梳理分析腐败问题的六个表现:“四风”问题、“与民争利”现象、“四个交织”问题、“三权”交易、集体腐败和消极腐败问题。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政社风气、党纪国法、经济发展有着严重危害。第三部分,以群众史观分析当代中国腐败产生的原因。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行使者和人民群众思想心理原因,即人民立场丧失、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错谬、“官本位”思想影响、群众感情缺失、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不强;二是人民群众参与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利益表达与协调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第四部分,以群众史观为基础提出当代中国反腐败的对策思考。在思想意识方面,加强全社会群众史观教育、强化权力掌握者人民立场培养,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加强群众感情培育,同时提升人民群众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在体制机制方面,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人民群众构建更加科学的权力参与、制约、监督机制,完善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为人民群众广泛有序参与反腐败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